本课题选择群体缘毛类中已命名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两个属-聚缩虫属(Zoothamnium)和累枝虫属(Epistyl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国外专家合作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内采样,利用现代分类学技术(各种银染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所能采集到的两属种类进行形态学的认定/再认定、种定义的给出/修订以及相关序列信息的采集、分析。在报道新物种、修订已知种、廓清现存分类学混乱,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全面易用的手册性资料的同时,探讨该类生物大尺度范围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此外还为缘毛目纤毛虫系统发生学研究提供急需而可靠的数据资料,并为缘毛目的系统性整理修订积累素材。
本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束,分别利用现代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对以聚缩虫属和累枝虫属为主要目的类群的固着生缘毛亚刚纤毛虫开展了分类学及系统发生学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聚缩虫属与累枝虫属缘毛类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调查,在世界范围内(山东、广东、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共采集该两属纤毛虫种群69个(聚缩虫43个,累枝虫26个),鉴定出总种数40个(聚缩虫31种,累枝虫9种),其中包含新种9个; 2)采集混生其他类群纤毛虫50余种,发现并建立新种3个;3)对所采已知种在前人报道中的混乱和错误鉴定进行了厘定和廓清,并对一些前人研究不够,信息不足的已知种类进行了补充性研究; 4)对所鉴定的种类均进行了DNA测序,大大丰富了该类群纤毛虫的DNA序列数据库;5)通过我方主导,多边合作,数据分享的方式,首次在大尺度空间内(中、美、澳、韩、日)对该类群纤毛虫进行针对性的样品采集,获得了一批开创性资料,为今后对该类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伞形科山芹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凤仙花组(Impatiens sect.Impatiens)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山东沿海自由生缘毛目纤毛虫分类学研究
锦葵目火绳树属的系统与分类学研究
聚缩虫科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海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 毛鳃虫科和笔帽虫科的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