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流动要素对空间经济演化的内生作用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1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梁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娜,黄文,王晓君,刘艳艳,袁静沛
关键词:
模型模拟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资源环境约束分散力
结项摘要

The supply of immobile factors at any given location depends on conditions at that location alone. When fully putting into production, the expansion of regional economies causes the factor's price to increase and sector allocation to change, which, in turn, weakens the regional attraction to mobile factors and constrains further economic expansion. By setting the endogenous mechanism of the price formation and sector allocations, this study is to build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including the endogenous dispersion forces, to make up the omissions of theoretical paradigm on the factor market crowded and so on. Introduc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mmobile factor's distribution, its feature is divided into an exogenous dispersion force with a spatial bias and an endogenous one without spatial bia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ame and reciprocal direction dispersion effects on the spatial economies will prove that it's important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immobile factors. It is of great value for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sue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e price mechanism helps to analyze the role of factor prices drive industrial upgrading elements sector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area inter-district transfer has important impact. Also, the above model also helps to analyze land allo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urba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不可流动要素的供给完全决定于当地的禀赋。当其完全投入时,地区经济扩张导致要素价格的上升及其在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这些都将反过来削弱地区经济对流动要素的吸引力,制约经济的进一步扩张。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可流动要素的价格形成和部门配置的内生机制,构建包含以上内生分散作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弥补该理论范式长期忽视要素市场内生拥挤性等疏漏。通过进一步引入要素的非均匀分布,将要素作用分为具有空间偏向的外生差异作用与无空间偏向的内生分散作用,并分析两种作用在区位指向相同或相反时对空间经济格局影响的差别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当前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价格机制有助于分析要素价格对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而要素部门配置机制则对区域转型的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以上模型也有助于分析城镇工业和商住服务业间的用地配置机制问题。

项目摘要

项目分析了不可移动要素对空间经济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不可移动要素在总产出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和不可移动的需求市场因素对空间经济演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对不可移动要素的内生定价机制的理论分析是研究的关键成果,这种情况下,要素价格与空间经济演化密切相关,而非相互割裂。并以区域经济背景下的土地要素为例,揭示了土地要素通过收入分配机制对空间经济中产生三类作用机制。“收入挤出效应”是指通过要素收入分配所引发的后向关联机制,削弱市场规模扩大对移动要素的吸引力的作用。“价格效应”是指价格随着经济集聚而上升,进而提高产品价格的作用。“逆多样化效应”是指厂商选择投入的不可移动要素比重越大,对经济集聚所驱动产品多样化的制约越显著。. 针对不可移动要素和可移动要素在产出中分配问题,以相对较易操控的国际经济背景中的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背景,以劳动份额表征不可移动要素在产出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发现劳动份额实现两要素“松脚资本”模型一般化的关键“基因”,并且揭示了两要素空间经济模型与以Krugman型单要素新贸易理论模型之间的本质差别,说明两要素框架对新贸易理论的拓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上述两项发现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同时,该研究也为一些伴随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事实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包括,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份额下降能够引发各国要素收入分配比例以及国际间人均收入差异单调下降。当贸易成本较低时,劳动份额下降,有利于生产在大国的集聚。. 此外,研究拓展了不可移动因素的范畴,创新性地在空间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不可移动的需求市场因素的作用,证明了这一因素,在空间影响机制方面,发挥着与贸易成本等传统空间分散因素具有互相替代的关系。这一研究的核心围绕收入遣返这一现实常见的现象展开。研究揭示,当贸易成本既定时,收入遣返程度同样可能引发空间均衡的集聚突变,同时产生与贸易成本类似的其它空间经济标杆效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梁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豆根瘤内生菌对小麦的促生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U12043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龙飞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空间经济演化的微观机理与动态模拟

批准号:718730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薛领
学科分类:G0312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考虑内生信息的城市交通合作演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7147108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星光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机构投资者内生流动性风险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批准号:70471025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刘海龙
学科分类:G0114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