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属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但目前我国薄弱的专属性形态学研究和非常有限的分子研究(只在栽培种)现状,和蘑菇属真菌丰富的多样性状态以及人们对物种更深刻和更准确认识的要求不相称。此外由于该属真菌的野外形态多变,显微特征相对单一,分类历史和相关资料复杂, 为该属真菌的正确鉴定造成了困难。本研究针对具有复杂地理和气候条件的西南地区的蘑菇属及其形态相似属真菌,在经典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基因测序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来了解蘑菇属的物种多样性构成及特点,发现特有种甚至新种,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和亚洲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而且结合世界其它地区蘑菇属的多样性研究成果,推测我国西南地区蘑菇属真菌地理分布的演化过程,将有利于重建世界蘑菇属的地理历史过程。此外在此基础上,在属及某些种众多的形态特征中,力求揭示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形态鉴定特征, 为准确识别它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蘑菇属(Agaricus L.)属于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目(Agaricale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营腐生生活。蘑菇属真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而且属内物种丰富,约400种,是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类群。虽然国外主要是欧洲和北美都有关于该属的专著,但国内(亚洲)对该属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体现在缺乏专属性研究成果及仅限于商业化栽培物种的分子研究上,这严重制约该属真菌进一步开发利用。. 本研究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对蘑菇属开展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研究。通过标本采集、国内外同行的赠与及标本馆借出相关标本,共研究700余份蘑菇属的标本。标本除了来自我国的西南地区外,还有华南、华中及西北地区;国外标本来自欧洲、泰国及北美。每份标本都进行形态学检测及ITS测序,在以ITS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研究基础上,挑出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及样品再进行LSU、EF1、RBP2和ATP6基因测序。其中LSU和EF1基因测序及分析均完成;RBP2和ATP6基因还需进一步尝试以获得扩增产物。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的研究结论:世界热带地区的蘑菇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除了有现存的8个组的成员,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该属全新的7个支序及蘑菇属的热带地理起源;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是蘑菇属的另一个多样性分布中心,估计有100余种,其中很多将是新种;现已发表3个新种A. fliocculosipes,A. megalosporus和A. murinocephalus。. 虽然LSU和EF1基因现在已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发育分析,但准确可靠的结论还需要结合ITS数据(及RBP2),利用更强大的软件,联合分析。在课题结题后这一工作预计将在一年后完成,并相信在世界性的样品基础上,对多基因所构成的大型数据库进行有效联合分析,能够产生一个令人们信服的世界蘑菇属系统发育图谱。在此基础上新的分类体系、新种及新组的描述将对蘑菇属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对蘑菇属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也将是巨大的推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白龙江-洮河林区毒蘑菇的物种多样性与致死毒素研究
西南地区害竹头喙亚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南地区竹子叶蝉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南地区姬蠊亚科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