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早泥盆世四足形类形态学与系统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01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卢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侯叶茂,朱幼安
关键词:
脑颅重建早泥盆世高精度断层扫描四足形类分支系统学
结项摘要

作为探讨四足动物起源的最关键类群,四足形类(包括所有四足动物以及它们最近鱼类祖先)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生物学以及古脊椎动物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全球目前仅我国具有丰富的早泥盆世四足形类化石,这为探讨四足形类的起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最近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地层中发现的四足形类化石新材料代表已知最早的四足形类,它的出现将四足形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400万年。本项目拟对该新材料和已报道的云南沾益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四足形类肯氏鱼进行详细的形态学与比较解剖学研究,借助高精度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对其内颅内部构造重建来揭示早期四足形类内颅内部特征,以分支系统学理论为基础,注意结合分子系统学等相关资料,就四足形类的起源以及四足形类的演化关系等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揭示四足形类的起源、早期演化以及为脊椎动物"从水到陆"过程中重要特征的获得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化石证据或假说。

项目摘要

本项目立足我国得天独厚的早泥盆世四足形类化石,通过对新发现的和已有的早期四足形类化石材料进行详细的形态学与比较解剖学研究,借助高精度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对其内颅内部构造重建来揭示早期四足形类内颅内部特征,以分支系统学理论为基础,注意结合分子系统学等相关资料,就四足形类的起源以及四足形类的演化关系等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四足形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早期四足形类特征演化序列以及脊椎动物"从水到陆"过程中重要特征的获得等方面,取得一些重要进展。本项目不仅将四足形类演化历史前推了一千多万年,使之更接近与肺鱼支系的分异点,还揭示了四足形类脑的基本形态,为研究四足动物的脑演化提供了最早的参考点,对早期四足形类脑部结构的研究还显示,某些与脊椎动物陆地生活相关的重要脑部特征在四足动物支系演化的最初期就已经出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DOI:10.13336/j.1003-6520.hve.20201778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DOI:10.19650/j.cnki.cjsi.J1905537
发表时间:2020

卢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南早-中泥盆世四足形类形态学与古动物地理研究

批准号:4187202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卢静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云南早泥盆世肺鱼类的形态学与分支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4120201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乔妥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肉鳍鱼类形态学与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4147201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卢静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华南早泥盆世植物古地理及滇西昌宁早泥盆世植物群

批准号:49972009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郝守刚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