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提出采用混合建模的阻抗匹配法对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和叶片进行整体建模,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电网冲击下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叶片弯扭耦合的振动特征和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电力系统正常工况或短路故障下的冲击特性,提取冲击信号的信息;建立机组轴系扭振和叶片弯振模型及相应计算方法,以获取轴系扭振和叶片弯振模态;采用阻抗匹配法建立机组轴系-叶片弯扭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系统耦合振动的频率、振型等特征,分析耦合振动的分岔、混沌等非线性特性;开展模拟试验研究,校验对电网冲击下轴系-叶片弯扭耦合振动的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本项目的研究可为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对于改进机组轴系与叶片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保障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的研制、生产和发展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电力系统故障和一些运行方式都能引起电网振荡,激发起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严重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而机组通常是由多级叶轮和轴所组成的复杂系统,轴的扭转振动和叶片的弯曲振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项目按照计划完成了电网冲击下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叶片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项目研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和叶片模型及计算方法,应用连续质量模型的轴系模化和改进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获得轴系扭振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应用有限元参数化的建模及计算方法获得叶片的特性参数。. 提出了机组轴系-叶片弯扭耦合系统整体混合建模的方法,采用混合建模的阻抗匹配法对轴系和叶片进行整体建模,获得了轴系-叶片弯扭耦合的固有特性,在此基础上求得了轴系-叶片弯扭耦合振动的非线性特性。. 项目基于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应用增量矩阵法将Riccati传递矩阵和Newmark-β法相结合,改进传递矩阵的算法,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瞬态响应模型,对典型电力系统冲击(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非同期并网等)下的轴系扭振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研究成果对于机组轴系的动态设计及进一步提高大电网、大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项目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以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平衡转子-密封系统和不平衡转子-轴承-密封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研究了不平衡转子-轴承-密封耦合系统在平均周向速比常数影响下的分岔特性及动力学行为。. 提出并设计了汽轮发电机组模拟系统的弯扭试验,并将非线性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应用到弯扭振动信号分析中,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冲击下轴系的弯振和扭振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发现扭振有抑制轴系复杂频率振动的能力,弯振三维谱图上显示出冲击时刻频率变化的痕迹,对扭振持续时间的计算有重要意义。试验填补了国内外电网冲击下汽轮发电机组弯扭振动试验的空白,所得数据对电力系统动态设计和机组轴系设计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凹槽销栓型竹-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碰摩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直驱永磁风机轴系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
具有弯扭叶片汽轮机的动态实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
风火打捆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机理及机电耦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