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年代学研究和古环境重建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0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张家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慰文,邱维理,年小美,冯俊,郭玉杰,胡越,王小燕
关键词:
年代学环境考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古环境重建乌伦木伦河演化
结项摘要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鄂尔多斯高原继1923年发现的萨拉乌苏和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以来,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晚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在2010年试掘中获得了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并准备2011年开始正式发掘。由于该遗址的重要性,本项目准备在遗址正式发掘时,开始对遗址区进行系统的年代学研究和古环境重建工作。通过释光等方法测年建立该遗址的年代框架,并结合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的年代框架建立鄂尔多斯高原古人类活动的时间序列。古地貌研究包括对遗址区的地貌和遗址所在的乌兰木伦河的河流地貌演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遗址区的四维地层剖面,恢复古人类活动时的地貌面。通过湖相和黄土地层剖面中的古环境替代指标研究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对该遗址进行年代和古环境方面的研究对理解该遗址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甚至人类起源方面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项目摘要

2010 年发现的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是我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继1923年发现萨拉乌苏和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以来,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晚更新世古人类遗址. 在本项目中,我们对乌兰木伦遗址的年代和遗址区的地貌演化和古环境等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乌兰木伦河流域的河流阶地及其两岸湖相地层及风成砂剖面的地貌调查、测年和气候替代指标分析,探讨了该区的地貌演化和环境演变。晚白垩世以来,该区地貌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包括隆起、剥蚀、堆积和古湖消失等。从65 ka 到全新世中期该区主要是加积,之后河流下切,河流相主要在氧同位素MIS4-MIS2阶段堆积。第一地点的文化层是在MIS4后期至MIS3早期期间堆积的,该阶段气候由冷转暖,古人类选择这一时期在这里生活。该区全新世大暖期出现在8-3 ka之间,人类又大规模进入该区生活。..对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和14C年代学研究。从第一地点堆积剖面上共采取了24个光释光样品,石英的光释光年龄基本没有地层倒置现象,最上部地层样品约4.6 ka, 在5.77至7.02 m深度之间出现较长时间(约20 ka)的沉积间断。文化层顶部年代为50 ka,底部年代为65 ka。碳屑的14C AMS测年,如果使用传统的ABA方法制样,得到的年龄比同层位的光释光年龄要小20 ka 左右。如果使用最新发展的ABOX方法制样,得到的14C年龄与光释光年龄基本一致。钾长石的多步高温红外后红外光释光年龄也证明了石英光释光年龄的可靠性。该遗址的年代学研究结果对国内其它年龄大于3万年旧石器遗址的指示意义是如果其年代是通过14C测量的,这些遗址的年代就需要重新评价,之前的年代可能低估了。在测年研究中,我们也提出了钾长石多步高温红外后红外光释光年龄值新的校正方法—扩展年龄坪区法。另外,我们对第二地点进行了石英光释光年龄测定,结果显示该地点的地层时代可分为两部分,上部是由风成砂组成,约33 ka;下部由河湖相组成,约64 ka. 在这两套地层中发现的旧石器或遗迹相应地为33 或64 ka. 总之,测年结果表明该遗址的时代是6万左右,正好处在现代人类起源和迁徙的重要时段内,所以该遗址对理解现代人类起源和迁徙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张家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47101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1009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7100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10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北方典型中更新世旧石器遗址的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批准号:4137236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葛俊逸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海南旧石器遗址、巨猿及其环境背景研究

批准号:4097201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超荣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泥河湾盆地新庙庄旧石器遗址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70219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郭玉杰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河姆渡遗址区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学及环境磁学研究

批准号:4147214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妍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10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