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新庙庄旧石器遗址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219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郭玉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谢飞,李曼玥,王法岗,沈巍,卢静瑶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新庙庄光释光测年泥河湾河流阶地
结项摘要

The Nihewan Basin is a key region for studying the human evolution in East Asia for its numerous rich Palaeolithic sites. However, most of the sites have not been dated. The Paleolithic site of Xinmiaozhuang, located on a fluvial terrace, is one of the key sites. The stone artifacts excavated from the site demonstrate that this site is an important Middle Palaeolithic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Archaeologists consider that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hic techniques in North China 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the Eurasia. As more and more stone artefacts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Nihewan deposits, the lithic technique at the Xinmiaozhuang site become more valued in the developmental line of the lithic technique in this basin.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apply recently develope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methods to establish chronology for the site, contributing to the chronological frame of the Nihewan Palaeolithic cultural sequence. In addition, geo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will also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fluvial terrace on which the site is located. This study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ronology of the Palaeolithic cultures in the Nihewan reg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evolution of the site.

泥河湾盆地以其庞大的旧石器遗址数量,成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甚至东亚人类起源及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然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遗址没有进行过年代测定,新庙庄遗址就是其中之一。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南缘山区千河西沟的河流阶地上,考古学家根据发掘的石器认为它是泥河湾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其石器对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技术的发展和东西方石器技术交流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泥河湾出土的大量石器,考古学家越来越认识到新庙庄石器所代表的石器技术在泥河湾旧石器技术发展序列中的重要性。本项目将利用光释光技术对该遗址进行测年研究,建立遗址的年代框架,丰富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时间序列。同时,本项目还将对遗址区进行系统的地貌调查,包括河流阶地的发育和演化,从而恢复古人类生活时的古地貌背景。本研究对泥河湾地区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建立和该遗址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泥河湾盆地以其庞大的旧石器遗址数量,成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甚至东亚人类起.源及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新庙庄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南缘山区千河西沟的河堆积中,是泥河湾地区继许家窑和坂井子之后的另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对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技术的发展、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及中国早期智人演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新庙庄1-3号点进行了测年研究。由于新庙庄1-3号点的年代均已超出了14C测年的上限,因此本研究首先对采自千河沟口的三个具有独立14C年代的样品进行了光释光测年方法的适用性研究。采用钾长石单片和单颗粒MET-pIRIR法对这三个样品进行了年代测试,结果表明单片的结果与14C年代结果吻合较好,而单颗粒结果则存在低估。通过一系列研究实验发现只有最亮的那一部分钾长石颗粒才能给出可靠的年代。因此,本研究首次提出需要对钾长石单颗粒的等效剂量(De)值根据其亮度进行筛选,选择出现坪区的颗粒来计算样品最终的年代。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采自新庙庄1-3号点的31个样品利用钾长石MET-pIRIR法和石英单颗粒法进行了测年研究。结果表明新庙庄1号点年代约为69 ka,2号点年代约为104 ka,3号点年代约为95~81 ka。如果考虑误差范围,则古人类在此区域活动的年代可能覆盖整个MIS 5阶段和MIS 4早期阶段。通过地貌调查和初步年代结果,我们得出:新庙庄遗址所在的区域为一个小型的山间盆地,间冰期时气候湿热,周围山坡植被茂密,河流搬运能力较强,此时河流两岸堆积漫滩相粉砂堆积;冰期时,气候干冷,植被稀疏,周围山坡基岩物理风化较强,砾石碎屑来源丰富,河流流量较小,搬运能力差,河道内堆积大量砾石堆积。千河两岸的粉砂-砾石层互层基本上代表了间冰期-冰期循环,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此外,本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一是需要对遗址剖面做系统的环境指标分析,二是需要运用其它测年方法来对本研究的年底啊结果进行交叉验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5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郭玉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6021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泥河湾盆地~1 Ma以来沉积地层的石英回授光释光测年研究

批准号:4080204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进峰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泥河湾盆地许家窑遗址的地貌结构及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09010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吉云平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南方上山岗和乌鸦山旧石器旷野遗址光释光测年研究

批准号:4177100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家富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河北泥河湾盆地Q/N划分研究

批准号:4117215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迟振卿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