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60基因是IFN诱导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它能够被I型IFN或ATRA诱导表达,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但迄今为止,有关IFI60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IFNα诱导IFI60表达的分子机制不能用I型IFN诱导的经典的JAK-STAT信号途径来解释,提示IFNα可能通过一种新的信号传递方式调控IFI60基因的表达。本项目拟通过报告基因实验、ChIP、RNA干扰、定点突变等技术深入研究调控IFI60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种来源相同但对ATRA具有不同反应性的APL细胞中ATRA诱导的IFI60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探讨APL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本项目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I型IFN和ATRA的信号转导途径,而且也为进一步研究IFI60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IFI60基因是干扰素诱导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目前,有关IFI60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素可能通过一条有别于经典的JAK-STAT信号途径调控IFI60基因的表达。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发现STAT2/IRF-9复合物是干扰素调控IFI60表达的关键性转录因子。他们可以以不依赖STAT1的方式调控IFI60的表达。进而,我们对这两个转录因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酪氨酸位点非磷酸化的STAT2也具有转录激活作用,磷酸化能增强其转录激活作用,该增强作用可能与磷酸化后STAT2能形成同二聚体有关;STAT2的转录激活作用也不依赖于IRF-9的存在;IRF-9也并非只是一个DNA结合蛋白,它也具有一定的转录激活作用。同时,我们也对IFI60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FI60可以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维甲酸对其的诱导分化作用。另外,我们还对IFI60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进行更深入研究,发现IFI60可以通过依赖或不依赖JNK信号途径的方式,促进P2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以上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干扰素的信号转导,进一步研究IFI60的生物学功能和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研究中,还创建了一种不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限制性酶切的基因克隆方法,该方法简单、省时、可靠、廉价、应用范围广,特别是它能有效克服有时我们不能找到合适限制性内切酶的这一困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干扰素诱导基因XAF1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石斑鱼PIAS1调控病毒诱导的I型干扰素表达的分子机制
不同斑马鱼干扰素基因的诱导表达及比较研究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microRNA调控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4表达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