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南地区为对象,探讨以集聚人口的经济活动、能源消耗、城市设施等反映的城市化与城镇区域物理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关系,研究和探讨有关的预报评价模式,探求为保障人类健康、免受物理环境负影响的对策和途径。主要成果:1.指出城镇物理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矿物燃料的有消耗量猛增,提高耗能效益、节约能源才不致污染我们通向繁荣的道路,研究和确立城市住宅耗能评价体系,可以推动发展新型建材、开创建筑节能新局面;2.提出适合于城市规划和设计人员应用的对物理环境的计算和评价方法;3.发展了国外学者关于城市气温变化预测模型;4.探讨了包括以大气因子、非大气因子及人类活动因子在内的热舒适预报方法;5.推荐了改善物理环境条件的规划及设计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苏南典型小城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城镇化过程、模式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西北地区基层村绿色消解模式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