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之一。作为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的一种冠状病毒,HEV感染机体后的免疫应答如何,目前尚未见资料报道。为明确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与HEV所致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病毒与宿主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规律,本项目拟以HEV易感的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应用现代免疫病理学等技术方法,研究机体经口鼻感染HEV后的不同时期,血清抗体、外周血和主要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和抗原提呈分子的动态变化,病毒在动物机体的消长规律与分布特点,以及HEV与宿主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规律,以期系统揭示HEV感染的免疫机制。本研究结果将不仅对机体免疫系统在病毒潜伏状态、病毒持续性感染和疾病恢复等不同阶段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有深入了解,而且有望为HEV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仔猪,临床上以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点,死亡率可达100%。当前对于该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资料鲜有报道。为了阐明PHEV感染过程中机体多种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及病毒感染与机体重要免疫细胞的互作规律,本项目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将病毒通过滴鼻和口服方式接种实验小鼠,分别建立急性和慢性感染模型。检测病毒感染后机体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免疫系统产生的各类抗体和细胞因子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PHEV体外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等指标的检测,分析病毒激活或致死抗原提呈细胞的状态等。结果,PHEV可抑制接种部位黏膜sIgA、IgM的分泌,但不影响远距黏膜抗体的分泌。滴鼻感染小鼠的黏膜局部能够引起抗原识别并激发局部黏膜免疫反应,但鼻黏膜IFN-β的分泌受到抑制,且鼻相关淋巴组织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外周血IgG的缺乏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少,以及脾脏指数下降,均说明滴鼻感染小鼠后机体呈免疫抑制状态。该途径接种后可在肺脏检测到病毒,脑组织病毒含量最高。口服感染小鼠的小肠黏膜同样可引起抗原识别和局部黏膜免疫反应,且小肠黏膜IFN-β分泌上升,肠相关淋巴组织免疫功能活化,抗原提呈功能加强,外周血IgG滴度感染后期持续升高,CD4/CD8比率及脾脏指数的先降后升,说明该病毒经口服感染小鼠后可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经口服途径感染10d左右病毒含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PHEV不能在体外培养的DC中复制,但可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病毒均能刺激DC和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炎性因子,但I型干扰素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负载PHEV的DC疫苗对病毒感染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力。说明PHEV在体外能活化DC并促使其成熟为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也可活化巨噬细胞,但由于I型干扰素的抑制使得这两种细胞在体内并不能在早期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抗病毒感染能力。.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阐明PHEV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特点,以及PHEV经不同途径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过程,而且为进一步解析PHE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胶质细胞在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感染CNS中的免疫应答机制
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在猪体内嗜神经侵袭途径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免疫及其关键免疫调节机制
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S蛋白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