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层状硅酸盐矿物)是土壤与沉积物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和吸附载体,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的核心组成单元。开展由两固相间向多固相间复杂体系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土壤形成和性质的本质。本项目通过对南方典型红壤进行不同组分的腐殖质提取、纯化,以不同晶形铁铝氧化物和粘土矿物相互作用、相互包被为前提,利用分子环境土壤学手段和界面电化学方法来探讨腐殖质、氧化物、粘土矿物三者相互作用的表观特征与微观机制,揭示它们不同结合方式对土壤界面活性及其表面性质的影响,阐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的内在机制与环境效应,为我国南方红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解、肥力调控、抗蚀性的微观机理以及环境修复、全球碳汇效应等领域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生物炭与土壤粘粒矿物及其复合体的耦合效应
可变电荷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粘粒氧化物
湖北湖南省可变电荷土壤粘粒矿物与胶体表面化学特性
长期施肥下土壤粘粒矿物的演变及其供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