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地区土壤的退化成为该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而土壤退化的核心是土壤结构体的退化。本项目以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侵蚀程度不同的土壤,利用湿筛与干筛法分选出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结合室内合成样品的模拟,利用微观分析手段,从分子尺度探讨不同晶形铁、铝(氢)氧化物与层状硅酸盐矿物交互作用的微观变化、结合方式、位点和亲和力;了解其界面特性、及其对元素固定和释放的影响,明确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红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红壤地区的土壤退化、水土保持、岩土力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赤红壤区粘土矿物及铁铝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
纳米粘土矿物理化性质调控及其肿瘤微环境响应研究
施肥对旱地红壤根际沉积物与粘土矿物的插层反应的影响
华南志留系红层粘土矿物与铁氧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