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饮用水快速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7702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隋国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思秀,鲍军波,荆雯雯,郑璐璐,蒋西然,闵向阳,邓宜红,苑昊
关键词:
饮用水贾第鞭毛虫微流控隐孢子虫
结项摘要

Cryptosporidium and Giardia are the two most common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the world. They can spread through the drinking water and food contamination, and the outbreaks were frequently reported. The WHO has listed them as among most common 10 parasite diseases and among 6 most common diarrheal diseases. In 2006, China government has added the measurement of Cryptosporidium and Giardia into 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GB/T 5750-2006). The present analysis procedure includes filtration, centrifugation,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IMS)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complicated, expensive, requiring of modern instruments and manual intervention. Herein we propose a microfluidic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ryptosporidium Oocysts and Giardia Cysts in drinking wa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assay are the microfluidic chips which are capable of rapid capture and enrichment of the Cryptosporidium Oocysts and Giardia Cysts and following immunoanalysis and nucleotide analysis. Based on the microfluidic chips, the prototype instruments will be developed to fulfill the need of techniques for rapid Cryptosporidium and Giardia analysis in drinking water.

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简称"两虫")是世界范围内十分常见的感染人类、宠物或野生动物的肠道原虫,可以呈集体性暴发流行,主要是由于饮用水源的污染或食物的污染而引发。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入世界最常见的十大寄生虫病和世界最常见六大腹泻病。2006年中国卫生部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写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2006中,主要检测步骤:过滤取样、淘洗、离心、免疫磁分离及免疫荧光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孢囊。该技术复杂,设备和检测试剂费用昂贵,自动化程度很低。现在我们计划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芯片病原微生物富集技术和最新的免疫分析技术和核酸分析技术,设计制造对水中两虫卵囊/孢囊进行快速和高灵敏度免疫分析和核酸分析的微流控芯片,并且以此微流控芯片为核心设计制作能对两虫卵囊/孢囊进行快速分析的仪器平台系统。解决目前饮用水、水源中两虫卵囊/孢囊快速检测分析技术缺乏的问题。

项目摘要

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两虫)是常见的感染人类的肠道原虫,2006 年中国卫生部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写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2006 中,主要检测步骤包括:过滤取样、淘洗、离心、免疫磁分离及免疫荧光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孢囊,技术复杂,设备和检测试剂昂贵,自动化程度很低。本项目整合了微流控芯片技术、芯片微生物富集技术和最新的免疫分析技术和核酸分析技术,设计制造对水中两虫卵囊/孢囊进行快速和高灵敏度免疫分析和核酸分析的微流控芯片,并且以此微流控芯片为核心设计制作了对两虫卵囊/孢囊进行快速分析的仪器平台系统。.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1)研发了卵囊/孢囊的快速捕获技术,设计的滤芯式微流控芯片可对1微米直径的细小颗粒进行100%高效拦截,实现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的快速捕获。(2)设计制作了基于免疫荧光技术的快速检测两虫卵囊/孢囊的芯片,采用微滤芯片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对卵囊包囊进行原位荧光检测,在芯片内直接完成卵(包)囊拦截富集,免疫荧光抗体孵育,和原位观察,避免了传统方法富集与检测分离造成的样本损失,检测准确率在87 %以上。(3)开发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技术,针对特征基因序列筛选引物,最终选择Cp-18S-148系列引物与Cp-EF1α-54系列引物检测隐孢子虫,选择Gl-EF1α-ref1与Gl-18S-4系列引物检测贾第鞭毛虫。开发的等温核酸扩增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对两虫目标基因的检测限均可达到20拷贝。 同时开发了配套检测试剂,包含引物、Bst酶和缓冲液,并实现了试剂凝胶预置和冻干预置。(4)开发了多种高通量核酸扩增检测芯片和配套仪器。设计了20通量恒温检测微流控芯片,可同时对9样本中的两虫的核酸进行检测。开发的样机平台整合了光学、温控、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等,检测时间少于40分钟。项目可以解决目前饮用水两虫卵囊/孢囊快速检测技术缺乏的问题,而且采用芯片技术降低试剂的消耗,提高自动化,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在技术层面上圆满完成项目要求。.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 2 篇。申请专利4项,包括3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获得授权1项。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生2人,硕士3人。总体上超额完成了项目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隋国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97502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701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0701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工湿地去除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植物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2130707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徐景涛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中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

批准号:2080701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肖淑敏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雾霾生物毒性快速检测技术

批准号:2157701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隋国栋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蓝氏贾第鞭毛虫alpha-8贾第素基因的细胞定位和功能

批准号:3097031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田喜凤
学科分类:C040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