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有机固相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有机固相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伤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油气藏工作者在认识CO2驱油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CO2驱油过程中原油有机固相沉淀造成的储层伤害问题,导致油井产能评价误差较大,CO2驱油技术达不到预期效果。本课题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CO2对原油蜡质和沥青质沉淀的作用机理;利用室内实验的方法,研究油藏温度和压力、原油组成和注气条件对有机固相沉淀的影响,为注气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定量评价CO2驱油过程中原油有机固相沉淀对储层渗透率伤害程度和对岩石润湿指数的改变程度,建立油气多级接触过程中储层渗透性伤害程度评价预测模型,为合理准确评价油井产能和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对我国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CO2驱油过程中对储层伤害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应用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得到了CO2驱油对储层伤害的机理,建立了CO2驱油过程中石蜡及沥青沉积对储层污染的定量评价模型,以大庆、吉林油田为例,计算了co2驱油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情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应用实验结果、建立了不同碳酸岩和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提出了沥青沉淀导致的渗透率伤害计算公式和数值解法;(2)以大庆油田某油藏的流体为样本,进行了石蜡、沥青沉积实验、应用相态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沥青沉淀计算模型;(3)建立了在油气水三项状态下石蜡沉积计算模型,以新民油田为例,模拟计算得到了相应的石蜡沉积量,分析了石蜡沉积对产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面,石蜡沉积量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越大,产量递减越快;(4)建立了注CO2过程中、考虑石蜡沉积的多组分油、气、水三相非等温渗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拟器;(5)建立了CO2驱油过程中,沥青沉淀储层伤害储层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以大庆油田为例,得到了相应沥青沉积对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计算得到了储层渗透率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本项目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培养研究7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致密油储层纳米流体渗吸驱油机制研究
应力作用下储层孔隙结构演化及其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
压裂液对煤储层渗透性伤害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CO2与粘土的水岩反应研究致密砂岩油藏CO2气驱地层伤害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