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30015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90.00
负责人:张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雅萍,卢超霞,司锘,刘彦山,石磊,王连庆,孙婧,黄颖之
关键词:
出生缺陷遗传病拷贝数变异致病基因
结项摘要

The majority of birth defects are rooted in genetics. Many birth defects are Mendelian disorders, which include monogenic and genomic disorders. Molecular basis has been known in over 3000 Mendelian disorder.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 have identified the causative genes for familial acne inversa, Marie Unna hereditory hypotrichosis, familial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 syndactyly type V and posterior polar cataract, and found 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 associated with X-linked congenital hypertrichosis syndrome, congenital generalized hypertrichosis terminalis with or without gingival hyperplasia and syndactyly type IV, providing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human b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including whole exome sequencing and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has recently been successfully and efficiently applied to Mendelian disease gene identification. Our present proposal has three specific aims (1) To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genetic basis of six to eight monogenic disorders by identitying the disease genes using whole exome sequening or whole genome sequencing;(2) To determine the genomic basis of two to four genomic disorders by genome-wide CNV scan and other molecular analyses;(3)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congenital limb malformations, including syndactylies types IV and V, and other birth defects by establishing mouse models.

遗传病是人群中出生缺陷的主要组成部分。申请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0730097)的资助下,开展"重要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以严重先天性肢端畸形、遗传性皮肤病、重要器官(系统)或多器官(系统)受累的遗传病为重点,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等高通量分子遗传学技术,继续进行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的识别和功能研究;同时针对前期研究确定的及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发现的单基因病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病致病拷贝数变异(CNV),采用基因定点诱变、基因敲除或转基因报告基因小鼠模型,开展出生缺陷的发病机制研究。完成上述研究工作,将批量发现新的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认识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揭示所研究之出生缺陷发生的遗传基础和发病机制,为通过基因诊断(包括产前基因诊断)和携带者筛查等途径进行严重出生缺陷的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靶基因。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遗传性皮肤/毛发疾病等重要器官受累的遗传病为重点,开展出生缺陷致病基因或致病拷贝数变异的鉴定以及致病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30余种单基因病新致病基因的识别;(2)基因组病新致病CNV的鉴定和分析;(3)V型并指等单基因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通过二代测序等高通量分子遗传学技术、传统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对基因敲除或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1)我们首次建立了中国人ALS基因突变谱,其中涵盖了380例ALS患者,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单中心研究之一;(2)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特征性ANXA11致病突变,该基因突变是中国SALS最常见的原因;(3)发现C9ORF72基因剪接突变,该突变为C9ORF72基因编码区突变的首次发现,这也为C9ORF72基因Loss-of-Function致病机制的假说提供新证据;(4)发现连枷臂综合征新致病基因——hnRNPA1基因;(5)发现了第一个常染色体显性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致病基因——JAK1基因;(6)证明BDCS为Xq26.1微重复引起的基因组病;(7)证明6q22微重复引起先天性全身多毛症;(8)我们还发现4个可能的新的致病基因,发现7个潜在的新的致病基因。这些发现不仅为后续基因诊断和携带者筛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本项目在执行期间,共发表SCI论文8篇,接受SCI论文3篇,总的影响因子40.6691,发表核心期刊2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张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090315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812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270366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06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3009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13702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80011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重要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3073009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学
学科分类:H0419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伴有泌尿系统畸形的多器官出生缺陷的遗传基础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37071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蔡光伟
学科分类:H0419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猪先天性外耳发育遗传缺陷致病基因的鉴别

批准号:3126054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肖石军
学科分类:C1702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8110070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天晓
学科分类:H13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