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地域转移的机理、模式与调控研究——以江苏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108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沈正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曹勇,蒋涛,蒋昭侠,王仲智,简晓彬,余得书,周礼,唐洁,张红娟
关键词:
模式产业转移机理调控制造业
结项摘要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地域转移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国内外研究仍较薄弱,缺乏有理论解释力的研究成果,新的方法与技术应用也较少。本项目以代表性的江苏省为例,在系统分析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制造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根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数据,运用数据处理与管理、空间统计、GIS等技术手段建立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数据库,在对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等相关模型群进行验证与修正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区域比较优势变量的两区域模型,探讨决定制造业转移的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利用改进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博弈等模型探讨制造业转移中不同区域对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在GIS软件平台上模拟制造业转移及其空间格局的变化状态;运用地理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软件对制造业转出区与移入区的空间关联性进行测度;提出制造业转移的效应评价方法和优化调控途径。对于深化经济地理学的产业布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在追踪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案例,重点研究了江苏纺织业地域转移、制造业结构变动及其分布变化、南北共建开发区产业转移机制与效应、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及动力机制,以及徐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对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障碍因素及其突破路径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丰富和深化了经济地理学对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截止到目前,申请人和参与者发表标注论文5篇,未标注论文3篇,已录用论文3篇,待出版著作2部,调研报告3份,获省部级一等奖1次,培养硕士生6名。总体上完成了本项目研究任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沈正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871028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地域模式及其调控机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批准号:4147114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马晓冬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沿海经济低谷区港口、城镇、产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

批准号:4107108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成长春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历史村镇保护模式转型研究——以江苏为例

批准号:515080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汤晔峥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制造业转移的污染排放格局响应过程、机理与调控——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

批准号:7157325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赵海霞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