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安替比体模型,醋氨酚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ELISA法,RT-PCR等技术,研究了甘草酸对肝药酶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选择性;以及甘草酸的体内消除方式,代谢自身诱导作用,对肝P450 3A酶活性,酶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的影响。发现甘草酸诱导药物氧化代谢,抑制结合代谢,在小鼠体内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4%。虽然口服甘草酸诱导其自身代谢,具有较强的第一关卡效应,但甘草酸对P450 3A酶活性,蛋白含量及其mRNA表达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不是单纯的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其对肝药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本实验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揭示了甘草“调和百药,缓和药性”的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苦参甘草组方通过肝脏核受体LXR/RXR双向调节肝药酶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c-ski对创伤愈合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基于多西他赛药物性肝损伤和异甘草酸镁保肝双向机制的药动/毒效/药效关联研究及临床转化外推
补气中药党参对血液的双向调节作用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