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大小非限售股的解禁,大单交易在股市中频繁出现,在此背景下,关于大单交易策略的研究备受关注。传统的研究方法通常在假设指令簿的形状具有某种函数形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推导出大单最优交易策略,但这种理论推导的方法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本项目则从我国股市的统计规律出发,运用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进行大单最优交易策略的研究。首先,依托指令流数据,归纳出下单和撤单过程的统计规律,并结合我国股市的交易规则,构建指令驱动模型。其次,以模型为平台,采用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确定大单最优交易策略。最后,进行大单最优交易策略的敏感性分析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本项目从微观层面研究大单交易策略,有利于加深对股市微观结构理论的理解,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同时,项目对于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证券监管部门实时追踪违规交易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项目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分为三大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分析了投资者下单过程和撤单过程的统计规律。在下单过程的研究中,项目组重点分析了订单三要素(委托价格、委托数量和买卖方向)的统计性质,具体包括委托价格和委托数量的概率分布、时间记忆性与多重分形性质,买卖方向的时间记忆性等,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如委托价格和买卖方向具有长期记忆性。在撤单过程的研究中,项目组分析了所撤的限价订单在指令簿中的位置分布,撤单频率,以及撤单间距(定义为两个相邻撤单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统计规律,发现撤单在指令簿中的位置分布遵循对数正态分布,最易发生撤单的位置在指令簿的前端第五档到第十档之间;当研究撤单间距的统计性质时发现,其概率密度函数遵循q-指数分布,且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性。此部分研究为下单过程建模和撤单过程建模提供了实证依据,也是构建指令驱动模型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在下单和撤单过程的实证基础上,分别完成下单过程建模和撤单过程建模,并融入中国股市的特征,成功构建了股市指令驱动模型,并完成对模型的校准。再以模型为平台,运用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完成大单最优交易策略的研究。通过大量仿真模拟发现,大单最优交易策略具有“U”型效应,即在整个大订单拆分成下订单成交过程中,初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成交量较大,而中间部分成交量较小,此结论与王江等人的理论研究结果相一致。此部分内容中所构建的模型是整个项目的关键问题,为后续交易策略的敏感性分析和股市结构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计算实验平台。..第三部分是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平台,完成大单交易策略敏感性分析和股市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模拟发现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不强,与指令簿的深度的相关性不强,而与订单的渗透性(定义为某个订单所能成交的对手指令簿的档位数)关系密切,结果显示当订单数量越大,所拆份数越小时,交易策略与渗透性的相关性越强。在股市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中,发现订单委托价格的幂律分布和长期记忆性分别是收益率幂律分布和波动聚簇效应的成因。当运用模型分析极端波动时间间隔的统计规律时发现,订单买卖方向的记忆性对其概率分布与多重分形性质影响较大。最后,项目组运用模型研究了涨跌幅限制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发现涨跌幅上限与下限的对称性对股市价格具有较大的影响,此结论为证券市场中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社会网络情境下资产选择与递单策略最优化研究——基于计算实验的方法
中国市场条件下基于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排污权交易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股市涨跌幅限制的研究——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