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脑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 大鼠模型,针刺人中、 百会、 大椎穴,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针刺治疗脑缺血后脑保护作用相关蛋白磷酸化的检测,综合分析蛋白芯片的结果,找出相关特异蛋白,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论证相关磷酸化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整体、系统、分析针刺对脑缺血的部分保护作用,初步揭示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
本项目选取4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10只/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TTC染色观察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的梗死面积,脑组织TNF-α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同时采用抗体蛋白芯片观察针刺督脉经(穴)对缺血损伤脑组织修复过程中相关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变化,找出与上述过程关系最为密切的信号分子及通路,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该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针刺督脉经(穴)对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可能的修复机制。发现:①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面积缩小;穴位组TNF-α、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720抗体蛋白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大于1.5倍的蛋白中有48种出现上调,29种出现下调;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点组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大于1.5倍的蛋白中有35种出现上调,24种出现下调;针刺穴位组中有28种出现上调,51种出现下调;与针刺对照点组比较,针刺穴位组中出现调整的蛋白在数量、功能种类与信号转导通路的归属上均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可调整涉及多个其它功能种类的蛋白,且涉及到的信号转导通路归属于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通路、MAPKS信号途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黏附分子信号途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途径、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途径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但只有MAPKS信号传导途径中关键蛋白均被激活。③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的p-Raf1、p-ERK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①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缺血损伤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②针刺可调整造模后失调的与凋亡有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此外,还可调整多个其它功能种类的蛋白,且涉及到的信号转导通路归属于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通路、MAPKS信号途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黏附分子信号途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途径、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途径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MAPKS信号转导通路与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缺血损伤脑组织修复最为密切相关。③针刺能降低p-Raf1和p-ERK在缺血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对缺血性脑损伤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针刺对脑缺血大鼠损伤相关miRNA及可能靶蛋白的调节作用
从内质网应激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针刺调节钙稳态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脑红蛋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