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正面临快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但现阶段大量新建社区中仍很少考虑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暴露出养老服务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针对目前我国在社区层面养老设施的相关建设标准严重不足的问题,本项目以大城市新建普通社区为研究平台,通过实态调研、需求评估、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模式和养老需求,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居家养老的成熟经验,构建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并对体系构成、服务内容、设施配比、建设规模、功能空间等规划和建设标准进行深入和系统化的研究。.研究旨在探索面向社区可持续照护、就近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服务网络,填补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在社区养老设施规范体系方面的研究空白,为落实国家居家养老政策提供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支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老年人权益的全面保障。
本项目基于我国大城市快速老龄化的社会背景,针对目前社区中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缺失、功能配置不完善等问题,探讨了大城市新建社区中养老设施体系的构建模式,并对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选址布局、建设规模、功能配置及建筑空间等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及要点。.项目完成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项目组成员在三年间多次组织开展全国各大城市的养老设施调研,重点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调查并分析了大城市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现状,总结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的空间分布失衡、种类和规模不足、服务项目有限等问题;②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社区养老设施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现阶段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③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大城市新建社区养老设施体系构建方法,提出了养老设施的典型建设模式,并重点针对老年社区、老年住宅、老年护理设施及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四种社区居住型和服务型养老设施,提出相应的建设标准及设计要点。.项目取得的成果重点包括:出版《老年住宅》、《老人•家》2部相关学术专著,在国内建筑学专业核心及重要期刊如《建筑学报》、《城市规划》、《住区》上发表10余篇论文;培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2篇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组织及参加多次国际及国内养老会议及学术论坛,作为特邀嘉宾宣讲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调查报告;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多项养老建筑设计实践项目。.项目探索了适合我国大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模式,填补了在养老设施体系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空白,同时总结出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及设计要点。研究成果为落实国家“9073”养老政策,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范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并对完善整个社会的养老设施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我国农村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基于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城市社区养老设施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医养指数”导向下社区养老居住设施空间模式研究
基于ICT技术的社区复合养老设施空间绩效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