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eyer-Villiger反应,最常用的是过酸,如m-氯代过苯甲酸和三氟过乙酸。这些传统氧化剂大多是有毒和/或易爆的。为了得到合适的对映选择性,可用过渡金属氧化剂及贵重金属配体,这不但试剂较昂贵,而且反应条件苛刻,要求严格无水和非常低的温度。从他汀类药物的结构分析,(3R,5S)-6-羟基-3.5-O-异丙叉-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A)是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手性中间体。Baeyer-Villiger反应的酶催化剂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酮结构提供了高对映选择性。筛选到一支能产生酶及必要辅因子的酵母菌株。该酶在2-、3-取代的环己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表现十分优秀。酶催化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用于(3R,5S)-6-羟基-3.5-O-异丙叉-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手性中间体的合成,我们设计的合成路线是在常温下反应,摆脱了前人研究必须用到的低温和贵金属配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炎症因子干扰HMGCoA还原酶反馈调节:他汀类药物抵抗及泡沫细胞形成的新机制
变更他汀类药物用法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中国汉族人他汀类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他汀类药物防治高血压脑血管重构及其与氯通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