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粒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47505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0.00
负责人:徐静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怀荣,李向玲,施海蔚,冯秋梅,张燕燕,张卓磊
关键词:
能量传递生物传感器单纳米颗粒纳米阵列电化学发光
结项摘要

Aiming at existing problems i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bioanalysis, e.g., the inhomogeneity of surface assembly, the averageness of the interfacial electron and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nanocrystal's size after assembly, we propose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single particle-based ECL bioanalysis. We plan to exploit nanomaterials that appropriate for single particle analysis, to develop morphology and size controllable techn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nanoparticles array, to realize the precise assembly and regulation of nanomaterials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an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s of particle size, particle shape as well as interparticle distance on ECL; In-depth study will be performed on the study of energy transfer-based ECL-plasma interaction mechanism,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using the nanowire to design molecular devices; We will develop single particle-based bioanalysis technology, construct biological sensing interface and design of long-distance molecular ruler. We will further establish new ultrasensitive nanosensors, expl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visual detection method for biomolecules and real-time observe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recognition, providing a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bioanalysis.

针对纳晶材料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如表面组装的不均一以及组装后纳晶粒径的不可控性带来的界面电子和能量转移效率的平均化等问题,我们提出单颗粒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这一研究项目。拟发展能够用于单颗粒检测的纳米材料,建立形貌可控、粒径可调的纳米颗粒阵列制备技术,实现纳米材料在电极表面的精确组装和调控,揭示颗粒粒径、间隔距离、颗粒形状等对ECL的影响;深入研究基于能量转移的电致化学发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机制,为利用纳米导线设计分子器件提供理论基础;研发基于单颗粒的生物检测技术,构建生物传感界面、设计长距离分子标尺;建立新型高灵敏的纳米传感器,探索对生物分子进行灵敏、准确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实时观察生物分子结合的过程,为生命分析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针对纳晶材料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如表面组装的不均一以及组装后纳晶粒的不可控性带来的界面电子和能量转移效率的平均化等问题,我们提出单颗粒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1)ECL纳米颗粒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通过DNA精确自组装结构调控半导体纳晶与金纳米颗粒的距离,深入研究了不同纳米结构材料(金纳米颗粒、金二聚体、枝晶结构纳米金、金纳米笼、银纳米簇等)对半导体纳晶ECL的能量调控作用,基此建立了一系列高灵敏生物传感界面和传感方法。(2)单颗粒ECL成像研究颗粒结构与电化学活性关系。我们自主搭建了一套电化学发光成像装置,通过信号发生器同时触发电化学工作站和EMCCD,实现单颗粒电化学发光的同步采集。这种成像方法与暗场和荧光成像相比,无需外加光源,不会增加局部热量影响反应过程,同时可以快速、实时、高通量成像。实现了在贵金属纳米材料表面电化学活性的时空分辨成像。结合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研究单个零维、二维纳米颗粒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荷传输机制,获取了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电化学信号之间的本征关系。已按计划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果。截止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8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1篇)、Anal. Chem.(4篇)、Chem. Commun. (2篇)、 Biosens. Bioelectron. (4篇)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9次;培养博士4名、在读博士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4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徐静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97505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7503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75029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205007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3500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纳米电致化学发光及其分析应用

批准号:20375037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崔华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无线双极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系统研究

批准号:2130506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梅笙
学科分类:B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纳米结构膜电致化学发光偏振调制及其生物分析应用研究

批准号:2187207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单云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高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的新技术

批准号:2070501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邹桂征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