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发生恶性转化而形成,因此,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都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动员、归巢的能力。H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依赖骨髓中的造血微环境。基于调节LSCs和HSCs信号途径的相似性,骨髓可能同样存在支持LSCs的微环境。MSCs可以分化为多种造血微环境的细胞成分,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并且具有体内、外造血支持作用。因此,研究者提出MSCs可能是HSCs 和LSCs 微环境重要成分的假说,但是,目前还无研究证实。本项目将重点研究MSCs是否在体外促进LSCs存活、自我更新,在体内是否促进LSCs植入从而诱发白血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了解MSCs对LSCs的调节,为白血病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相对于骨髓来源的MSC具有来源广泛、取材创伤性小、伦理争议少、细胞增殖能力强等多种优点,因此UC-MSC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研究了UC-MSC对人白血病(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本项目系统、深入证明UC-MSC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是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G0/G1期周期阻滞而不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实现的,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UC-MSC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调节。UC-MSC可以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且和小剂量ATRA同时应用可以达到诱导分化作用增强,机制是通过UC-MSC分泌IL-6进而激活白血病细胞内MEK/ERK信号通路及分化相关转录因子。 UC-MSC和白血病干细胞(LSC)共培养对CD34+CD38-细胞扩增不明显,但是能明显促进CD34+CD38+细胞扩增,抑制CD34+CD38+细胞凋亡。上述研究结果将为UC-MSC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发表本基金标注的SCI文章5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培养青年研究骨干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超额完成计划书中规定的研究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正常造血的机制研究
模拟失重下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外泌体的变化及其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分子基础研究
Rictor/mTORC2对正常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