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介孔材料修饰电极的对映体识别及其同时测定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50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丁亚平(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丁亚平(萍),罗立强,李丽,徐彦红,赵东升,张英,张芬芬,李秋霞,刘小娟,刘昕
关键词:
对映体修饰电极手性介孔材料手性识别同时测定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将新近问世的手性介孔材料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将手性介孔材料的空间识别优势和电分析方法的简便快速、灵敏高效、选择性好等优点相结合,通过手性介孔材料在不同电极表面的修饰和不同构建方法的组合筛选,制备出性能优异、结构稳定的手性电化学传感器系列,以实现不同类型(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类、农药类)对映体的手性识别与同时测定。该体系利用介孔材料的手性孔洞来识别手性对映体;利用不同表面活性剂模板的结构差异来调整手性孔洞的大小和结构;利用介孔材料内壁的可修饰性来增加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以扩增对映体的信号差异;利用导电介孔材料来建立电活性物质的电子传输通道以提高电化学信号的灵敏度;利用量子化学和化学计量学手段来构建手性物质的空间识别与分子识别模型。从而达到手性检测和对映体同时测定目的,为手性物质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线检测、临床诊断等关键环节提供新的技术和有效手段。

项目摘要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一些具有手性异构的药物进入生物体内后,由于它和体内靶分子之间手性匹配和分子识别能力不同,其药理作用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然而,对映体化合物之间除偏振光外的其它理化性质十分相似,使之成为当今分析化学中最具挑战性课题之一。本项目研究合成了手性聚吡咯介孔材料并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将手性介孔材料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将手性介孔材料的空间识别优势和电分析方法的简便快速、灵敏高效、选择性好等优点相结合,通过表面修饰方法对手型氨基酸的进行了定量检测,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构建手性介孔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组装技术;研究了基于牛血清白蛋白/纳米金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手性识别L/D-苯丙氨酸,通过在不同电极表面的修饰和不同构建方法的组合筛选,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手性电化学传感器;开展了L-半胱氨酸自组装纳米金修饰的碳糊电极对D,L-色氨酸的手性识别,并探讨其识别规律;研究了聚谷氨酸修饰碳纳米管复合碳糊电极对手性氨基酸的选择性电催化性能,优化出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开展了聚铬黑T等染料类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L-氨基酸的选择性电催化效应研究,探讨了提高电化学信号的灵敏度途径;通过石墨烯/Co3O4 / Nafion修饰电极,研究了手性氨基酸的电化学行为、分子识别和定量检测;研究了石墨烯/聚吡咯/壳聚糖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测定。研究了聚磺基水杨酸修饰玻碳电极在抗坏血酸和多巴胺存在下测定L-色氨酸;建立了聚茜素红/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对嘌呤和嘧啶的同时测定,该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可以对四种核苷酸碱基进行同时的分析测定,并应用于对实际的鲱鱼精DNA的分析中,结果令人满意。以上研究成果为手性物质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线检测、临床诊断等关键环节提供新的技术和有效手段。. 本项目发表SCI论文38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的17篇、2.0以上的29篇),申请专利14项,培养了24名研究生,其中10名已毕业,1名博士后在站。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次,国内6次(论文8篇),1次特邀报告、其余均有口头报告;作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项目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考核期内年建设了一门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获得一项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第二完成人,2012年8月已公示结束,待下文),顺利完成了原计划任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丁亚平(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手性介孔硅胶的自组装机制及其药物对映体分离研究

批准号:8117302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狄斌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后修饰法调控MOFs孔内空间环境用于手性对映体分离

批准号:2187126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天赋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手性介孔无机材料的组装及其性能

批准号:2147109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车顺爱
学科分类:B0502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分离对映体的研究

批准号:2077603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唐课文
学科分类:B0804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