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牙周膜细胞定向表达的调控机制,对进一步促进牙周组织的完整修复与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FDC-S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小分泌蛋白,在牙周膜及牙龈结合上皮中高表达,但在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槽骨中不表达,根据其结构,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牙周膜细胞(PDLC)异质性的定向表达,并与牙周膜细胞表型相关。本项目在已有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拟采用基因克隆、质粒构建、RT-PCR、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等手段,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FDC-SP对PDLC异质性的调控;2.FDC-SP修饰的PDLC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3.FDC-SP与调控PDLC表型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预期结果将确定FDC-SP信号通路对PDLC异质性定向表达的调控并阐明其分子机制,对于促进其在牙周完整修复与再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认识PDLC、分析牙周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深入研究牙周膜细胞定向表达的调控机制,对进一步促进牙周组织的完整修复与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FDC-S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小分泌蛋白,在牙周膜及牙龈结合上皮中高表达,但在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槽骨中不表达,根据其结构,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牙周膜细胞(PDLC)异质性的定向表达,并与牙周膜细胞表型相关。本项目在已有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基因克隆、质粒构建、RT-PCR、表达谱分析等手段,完成了对以下问题的研究:1.FDC-SP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2.分离培养牙周膜细胞并成功实现FDC-SP基因慢病毒载体对其的稳定、有效转染,相关检测结果表明,FDC-SP对牙周膜细胞异质性的调控作用为上调其成纤维表型表达,下调其成骨表型表达;3.FDC-SP修饰的牙周膜细胞表达谱分析,共筛选出10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51个基因表达上调,54个基因表达下调),并对代表性差异基因进行了转录水平的验证。目前,本课题的实验内容已全部完成,并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参加学术会议2次,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实现了该项目的预期研究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Neurexin定向转运及对相关分子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牙周膜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自噬对牙周炎微环境中牙周膜干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牙周膜干细胞定向诱导为韧带样细胞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