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第四纪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Proboscidea)的系统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0201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元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冠芳,朱敏,严亚玲
关键词:
第四纪嵌齿象科东亚地区系统研究中华乳齿象
结项摘要

As the last terrestrial giant, Proboscidean fossils from Late Cenozoic have received a good deal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fast evolution rate and abundan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 a valid genu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Gomphotheriidae, Sinomastodon is the only brevirostrine trilophodont gomphotheriid known from the Old World. With a brevirostrine, elephant-like skull, no lower tusks, and simple bunodont molars, Sinomastodon is distinct from other gomphotheres. Sinomastodon mainly occurs in East Asia especially China, ranging in age from early Pliocene to middle Pleistocen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liocene Sinomastodon range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west China, while the Pleistocene Sinomastodon is limited to the Oriental. It is questionable that all Sinomastodon remains from Quaternary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ly one species S. yanziensis. Newly discovered Quaternary Sinomastodon finds, including skull, mandible, teeth and skeleton, from Anhui, Guangxi and north Thailand will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on revising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The systematic study based on the new materials is of great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pattern, speciation event and dispersal process of Sinomastod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urnished by cladistic analysis, dental enamel microwear analysis and dental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s significant for discuss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inomastodon dispersal event, and Quaternary biostratigraphy of South China.

因演化速率快且富含环境指标信息,晚新生代长鼻类化石的研究一直倍受瞩目。近年在安徽繁昌、广西崇左和泰国北部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了中华乳齿象的头骨、下颌骨、牙齿及肢骨等新材料为厘定该属的系统分类将提供新机遇和新视角。中华乳齿象属于嵌齿象科,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三棱齿象中唯一的短颌类代表。它以真象型的头骨和下颌、无下门齿、结构相对简单的丘型齿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嵌齿象类,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其时代从早上新世延至中更新世。上新世的中华乳齿象主要发现于我国西北及西南地区;然而,第四纪以来该属化石分布仅限于东洋界,都归于扬子中华乳齿象一种,遭质疑。通过新材料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揭示该属的演化模式、成种事件与扩散过程,同时引入分支系统学、牙齿釉质微观结构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新方法,验证属种的系统分类位置,探讨上新世-更新世转型时期古气候环境变迁与中华乳齿象扩散事件的耦合关系,为建立华南第四纪生物地层序列提供基础信息。

项目摘要

中华乳齿象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嵌齿象科成员中唯一的短颌代表,是我国晚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地层对比和生态环境的指示性化石之一。近年,在中国南方各地晚新生代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不同地质时代、保存完好的头骨、下颌骨等中华乳齿象化石,经系统研究:1)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更新世初期(2-2.4Ma)的江南中华乳齿象(新种)是该属第四纪最原始的种类,也是该属头骨化石在我国第四纪地层中的首次发现,在成年和幼年个体上均反映了中华乳齿象从新近纪向第四纪演化在形态特征上的过渡性;2)通过对早更新世中期(1.2Ma)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与巨猿共生的扬子中华乳齿象新材料的研究,系统修订了该种的种征,并将我国第四纪中华乳齿象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据此修订我国南方早更新世的动物群为“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3)对产自云南昭通最晚中新世的中华乳齿象头骨的系统研究,把该属的化石记录又向前推进了约一百万年,为中华乳齿象的亚洲起源说提供了新证据。.此外,通过对广西崇左4处早更新世不同时期的动物群开展的生物地层学和古地磁年代学的综合研究,将广西左江流域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演化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更新世早期(2.6-1.8 Ma)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如巨猿、大熊猫、獏类、独角犀、巨颌虎等动物体型均较小,中期(1.8-1.2 Ma)上述种类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早更新世晚期(1.2-0.8 Ma)巨猿、大熊猫、獏类等臼齿增大趋势非常显著,并频繁发生属种演替的生物事件。.上述这些重要的新发现对于探讨晚新生代尤其是上新世—更新世转型时期古气候环境变迁与中华乳齿象及伴生动物群演化、扩散的耦合关系,为建立华南第四纪生物地层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2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DOI:10.12024/jsou.20190302561
发表时间:2019
3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DOI:
发表时间:2016
4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DOI:
发表时间:2017
5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DOI:
发表时间:

王元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27505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7202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17502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3095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2100104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225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27208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371119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8971087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1.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0608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7217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501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83720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96.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973043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60110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77503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的乳齿象化石所提供的乳齿象起源与系统演化的新证据及其功能形态学转移对晚新生代环境变迁的响应

批准号:4137200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世骐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华南地区第四纪独角犀化石的系统研究

批准号:4170200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严亚玲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东亚地区平流层化学-辐射-动力反馈及其对东亚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

批准号:4157503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田文寿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东亚冬季风气候敏感带晚第四纪环境变迁

批准号:49802015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羊向东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