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交互下的群体道德决策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9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唐红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睿达,张燊,徐振华,叶佩霞,王华根,张思慧,梁滋璐
关键词:
决策活体人脑测量和干预技术成像道德前额叶皮层情绪
结项摘要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a situation that a group of subjects makes a decision between alternatives together, which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economy,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 interactive process of group moral decision making with neuroimaging will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measure group moral decision making, contributing to increasing moral group behaviors and decreasing polarization of immoral group behavior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will simultaneously measure both behaviors and.multiple-subjects brain activities in dynamic group altruistic behaviors and aggressive retaliation, and explore the neural network of how groups’ behaviors affect individuals. We aim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dynamic interactive process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and differentiate the neural network underlying group altruism and aggressive retaliation. We hope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and moral behavi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群体决策是多个个体一起在备选项中做出行为选择的一种社会情景,一直都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群体道德行为的动态交互过程以及脑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从新的思路和角度对群体道德行为进行观测,有助于提倡道德的群体行为,减少群体不道德行为极端化,对干预群体冲突与群体伤害行为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项目在申请人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人交互中的群体利他行为和群体攻击性报复行为中的行为及脑活动进行动态实时测量,并对个体道德行为受群体影响的大脑加工网络进行探索,系统考察群体道德行为随交互发生的变化及其脑机制,以及群体行为与个体特质、情绪变化的关系,对群体利他行为和群体攻击性报复行为的大脑加工网络进行区分和对比,以期对道德研究及群体行为研究提供实证和理论参考,对群体行为的解释理论进行发展和修正。

项目摘要

群体决策作为多个个体一起在很多选择中做出共同选择的社会情境,对其道德行为的交互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倡亲社会或利他的道德行为,减少群体不道德行为,干预群体行为极端化。本项目围绕群体道德决策中的交互过程及其脑机制研究,通过测量多人交互中的群体利他行为和欺骗行为,揭示了个体道德行为在大脑中经由心理推断和奖励系统进行编码后,由执行控制系统进行整合的大脑网络,和交互中大脑执行控制系统对不道德行为策略的加工过程,以及心理推断和执行控制大脑区域对群体决策一致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项目通过诱发道德情绪如同情,对个体在群体中的利他行为进行了干预即减少了在自私群体中的自私行为,增加了利他群体中的利他行为;发现利他倾向个体在自私或利他群体中的行为差异不显著,而自私个体更容易受到自私群体的影响增加自私行为,会根据不道德行为引起的收益改变不道德行为,权衡自己的道德标注和群体行为趋势的影响;最后,本项目将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拓展到了与环境和社会相关的不道德行为——浪费行为上,发现诱发利己情绪会增加浪费行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唐红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特征自学习机制下的密集群体内多人交互行为异常感知

批准号:6140126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邵洁
学科分类:F01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儿童认知的多人智能交互技术研究

批准号:6097009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丹力
学科分类:F02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公众参与下重大工程动态交互群体决策机制研究

批准号:7157212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炳胜
学科分类:G011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 以仁义道德概念为例

批准号:3127111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鲁忠义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