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30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聪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武斌,孙赛军,张丽鹏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微区分析人造包裹体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
结项摘要

Fl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e-forming fluid evolution, hydrothermal transport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in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LA-ICPMS)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the element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luid inclusion, which is a hot topic among international geologists. In contrast, there is no in situ trace element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luid inclusion data by laboratory in China published yet. NIST SRM glasses and Na are generally used as an external and internal standard for LA-ICPMS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 respectively, despite the RSD of microthermometric estimation of 23Na is about 20% and even worse, the black signal of Na is high for most ICP-MS. Based on detail investigations and preliminary studies, two experimental schemes are planned. Firstly, an external standard material will be made by loading NaCl aqueous solution, dosed with target elements, into a silica glass capillary. Both Cl and Na will be used as parallel internal standards for analyzing nature fluid inclusion. Secondly,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e and artificial silica glass capillary fluid inclusion with dual gas flow calibration LA-ICPMS method. Comprehensive studies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se two methods and applied to natural samples, aiming at setting up a better method of in-situ analysis on individual fluid inclusion by LA-ICPMS.

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成矿物质的演化,对于揭示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分析流体包裹体元素组成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国内相关测试尚未见报道。国际上分析流体包裹体通常采用NIST玻璃标样作为外标、23Na作内标。由于根据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的Na含量误差通常在20%左右,加之等离子质谱Na的空白高,误差大,制约了其应用。本项目拟在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元素组成的技术。申请人在详细调研国外技术方法后,拟建立两种测试方法:1.通过建立流体包裹体专用标样,结合国际通用的NIST标样,采用23Na和35Cl为内标,测试人造包裹体和精选出的天然流体包裹体样品;2.建立双气流固液法,同时添加标准溶液和内标元素,测试相同的人造包裹体。将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对比,选取其中最优方法,建立和应用LA-ICPMS原位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

项目摘要

流体包裹体直接记录了其形成时所处地质体系和地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物质组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以及构造地质学、壳幔演化、石油勘探、岩浆系统演化过程等研究领域。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质组成的详细研究可以刻画成矿的精细过程,探讨成矿机制,建立成矿模型,完善成矿理论。本项目通过大量测试研究建立了一套使用NIST SRM 610和612作为外标,23Na为内标,采用LA-ICP-MS法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原位分析方法。尽管采用地质显微温度计对流体包裹体中的23 Na含量进行估算的误差值为20%左右,并且部分型号的ICP-MS检测23 Na时背景信号很高,但是使用LA-ICP-MS检测外标物质NIST SRM玻璃时获得的23Na信号相应比较高。而35Cl 也可以作为内标元素,由于C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非常高,获得的信号强度较弱,信噪比要高于23Na,使实验数据误差增大。.通过研究铜矿峪斑岩铜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Cu和Fe元素随盐度的变化,刻画出了斑岩型Cu矿床的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成矿金属元素是如何从岩浆中进入成矿流体并富集的,又是如何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的。其中Fe元素起了重要的作用。Fe和Cu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整个体系的氧逸度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成矿元素进入流体体系以及从流体中沉淀出来都是十分重要。. 本项目联合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丁兴副研究员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微体积液体成分分析的微区原位滴液板。该装置可以使LA-ICP-MS分析微量液体,从而应用于流体包裹体分析中。为了测试该方法的精确度对Misa-6标准溶液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反映该方法的分析精度满足于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本项目共发表SCI论文5篇,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培养2名博士研究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李聪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胶东玲珑金矿热液成矿过程的精细刻画:基于LA-ICPMS原位流体包裹体和石英微量元素分析

批准号:4180208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陆丽娜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区扫描PIXE和微区喇曼技术研究单个流体包裹体

批准号:19275014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任炽刚
学科分类:A30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冷热剥蚀池LA-ICP-MS原位分析单个成矿流体包裹体元素组成研究

批准号:4187307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郭伟
学科分类:D030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来自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和矿物原位微区地球化学的约束

批准号:4180210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章伟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