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为发展捕集CO2的新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项目主要针对目前离子液体化学法捕集CO2普遍存在的吸收焓高、吸收速率慢的问题,设计合成不同种类碱性可调的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应用于CO2的化学吸收中。通过离子液体阴离子的碱性、取代基等,来调控CO2的吸收容量和吸收焓,通过离子液体体系氢键网络结构的消除,来实现CO2的快速吸收。结合气液平衡实验、量子化学计算和在线红外等手段,研究离子液体碱性、推拉电子取代基、链长等因素对CO2吸收的影响,建立离子液体结构和CO2的吸收容量、吸收焓之间的定量联系,了解其调控CO2吸收行为的机制;研究离子液体结构与吸收过程离子液体粘度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几种CO2吸收容量高、吸收焓低的碱性离子液体应用于CO2的捕集中,实现其等摩尔、低能耗、快速和可逆的捕集。从而为新型碱性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及其在CO2捕集中的工业应用做出一些贡献。
本项目主要针对目前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2中普遍存在的吸收容量低、吸收焓高、吸收速率慢等问题,设计合成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碱性可调的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应用于CO2的化学吸收中。考察了离子液体的碱性、取代基等结构变化对CO2吸收行为的影响,发现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碱性、取代基等可以定量调节CO2的吸收容量和吸收焓,来平衡两者的矛盾关系。结合气液平衡实验、量子化学计算和谱学等研究手段,研究了这些碱性离子液体调控CO2吸收行为的作用机制,建立了离子液体碱性和CO2的吸收容量、吸收焓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离子液体的CO2捕集中,提出了碱性调控、取代基调控、熵调控、双重调控和多位点协同作用等策略,大幅度改善了离子液体的CO2捕集性能。此外,通过非胺阴离子的结构设计,消除了离子液体的氢键网络结构,避免了吸收CO2过程中粘度的剧烈增加,实现了CO2的快速吸收。这些研究的开展,为碱性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对离子液体捕集CO2的工业应用具有较重要的价值。本项目已在Angew. Chem. Int. Ed., AIChE J., Chem. Commun.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3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培养研究生8名。由于项目负责人在离子液体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4年获得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微/介孔受限碱性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应用于SO2的捕集
离子液体捕集分离CO2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仿生型离子液体捕集温室气体CO2的基础研究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体系的构建及其捕集CO2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