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利用农户家庭模型,并结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经济学,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分析模型,使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1996年以来的调查数据,以安徽、浙江、四川和吉林的农户和村为对象,对农户兼业对农户投入、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寻找在现阶段,我国农户的兼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探求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的途径和措施。在目前外出劳动力工资快速增加,农户品价格迅速上升的背景下,认识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上述方面的影响对于我国未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十分重要;同时,分析农户兼业这一重要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缩小与国外研究差距的需要。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兼业变量引入到计量模型之中,如何设定实证分析模型,并解决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本项目利用农户家庭模型,并结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使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农户兼业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户农地转出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高度兼业农户的土地转出比例较高。二是使用常规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兼业对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兼业对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投入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阶段和区域特征,高度兼业农户的农业生产项目多为劳动节约型的。三是使用边界生产函数对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本研究使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分别估计了对象省份农户的边界生产函数,计算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指数,分析了效率指数与农户兼业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在兼业的早期阶段,兼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随时间的推移,兼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四是结合个案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农户兼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的途径和措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农户兼业行为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兼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 -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
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体制机制研究——基于农户分化的实证分析
农业机械化对农户种粮行为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