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洞穴石笋中气候记录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对高等植物及古生态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也已经开始,但对生态系统底层的微生物的认识还非常局限。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可以明确指示微生物来源的指标,可以使我们对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变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本项目通过对来自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石笋中微生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极其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结合现代生态系统的观测记录,利用洞穴石笋中反映季风信息的碳酸盐C、O同位素,在高精度铀系年代学基础上,重建长江中游末次冰盛期以来古生态特征;着重解剖长江中游不同季风条件下(如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生态系统(微生物)变化对季风演变的响应特征。洞穴石笋中生态系统底层的微生物研究,对我们全面认识长江中游季风演化与生态体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洞穴石笋古气候研究中具有较强的的探索性,进一步拓宽了洞穴石笋这一重要载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气候与生态的综合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古植被记录及其对季风变化的响应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的环境磁学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记录的世纪尺度古气候古生态演化
全新世以来长江中游年际-年代际水热配置演化的石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