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原来以红皮小麦为主的南方地区推广的白皮品种面积扩大,红皮品种面积萎缩,导致南方小麦中的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减少,储藏品质下降。脂肪氧化酶(LOX)活性是导致脂质降解、影响储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从育种角度考虑,筛选低LOX活性的白麦种质资源,创建新的耐储藏类型白皮小麦育种材料,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小麦储藏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不同时期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LOX活性的品种间变异,筛选低LOX活性的白皮小麦种质及LOX基因缺失或部分缺失的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研究LOX的遗传方式、LOX活性与储藏特性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等;用高、低LOX活性品种与推广品种配制组合,通过对其后代单株LOX活性检测、微量样品品质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农艺性状好、品质优、白皮、耐储藏性好的低LOX活性植株,培育优良的亲本材料。
计划要点:本课题研究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不同时期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的品种间变异,筛选低LOX活性的小麦种质及LOX基因缺失或部分缺失的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研究LOX的遗传方式、LOX活性与主要品质性状及储藏特性的关系;用高、低LOX活性品种与推广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对其后代单株LOX活性检测、微量样品品质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农艺性状好、白皮和耐储藏性好的低LOX活性植株,培育优良的亲本材料。. 执行情况:已在现有的300多份小麦品种(系)和育种材料中检测出LOX活性高的种质资源8份、LOX活性低的种质资源11份;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微量样品LOX活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出高LOX活性亲本材料12份,低LOX活性的白麦亲本材料15份。通过F2群体分析,结果表明,LOX的遗传方式为两对主基因控制,遗传率为78.2%。通过STS方法,标记出LOX-B1基因并检测其DNA序列,初步筛选出LOX-B1基因缺失类型。. 通过多点试验,了解基因型和环境对LOX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小麦LOX活性与若干品质性状及储藏特性的关系。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奖励2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投稿2篇。. 该项目计划执行期为2011.01-2013.12,已按照原计划完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白皮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及亲本材料创新
低戊聚糖弱筋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亲本材料创新
玉米耐低氮种质资源筛选与生理基础研究
小麦储藏蛋白电泳图谱建立和优质种质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