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捧。但是多核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和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了严重的存储墙问题,直接影响了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本项目拟利用多核处理器片上网络的全局管理优势,提出基于片上网络的多核处理器片上存储系统的优化策略和方法,提高片上Cache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片上存储层次来减少片外存储器的访问次数,降低远程数据的访问延迟,旨在解决多核处理器的存储墙问题,进而提高多核处理器系统的整体性能。本项目拟采用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思想,具体研究Cache的网络迁移技术、Cache的网络复制技术、地址空间的网络映射技术、生命周期敏感的Cache管理技术、一致性协议的协同优化等关键技术。本项目的研究对于解决多核处理器的存储墙问题、提高多核处理器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多核处理器中,片上集成了多个处理器内核,随着处理器规模的增大,对片外存储器的访问需求和竞争会更加严重,片外存储器访问会成为多核处理器系统的一个关键瓶颈。为了增加片上存储层次的容量,片上最后一级Cache通常采用分布式共享的模式。但随着多核处理器规模的增大,由于数据分布和共享模式等问题,远程数据的访问延迟会越来越大,这就会对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课题利用片上网络的全局管理优势,提出基于片上网络的多核处理器片上存储系统的多种优化技术,如Cache的复制技术、Cache的迁移技术、地址空间的网络映射技术、一致性协议的优化技术等。这些技术对片上Cache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片上Cache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片外存储器的访问次数,降低远程数据的访问延迟,旨在解决多核处理器的存储墙问题,进而提高多核处理器系统的性能。主要成果有:.(1)提出支持高速缓存一致的片上网络结构,将一致性协议与片上网络结合,实现计算与通信的分离;并提出网络牺牲Cache,减少片上访问延迟。.(2)提出细粒度片上Cache替换算法,将双端插入策略中的插入概率进一步细分,根据数据访问特征选择不同的插入概率,从而提高Cache的性能,减少片外访问次数。.(3)对片上缓存管理技术,提出距离敏感的Cache复制技术,减少数据访问距离;根据末级Cache 中的数据访问特征,对末级Cache 中的数据放置策略进行了优化;通过曲线估计的方法获得准确度较高的整个片上Cache命中曲线,对Cache进行容量划分。.(4)提出减少片外写操作的存储优化技术,研究对PCM写操作优化机制,降低访问的延迟和功耗;提出抗磨损的PCM与SRAM混合Cache结构,延长PCM的使用寿命。.(5)提出可扩展的缓存地址映射技术,在有片上Cache模块出错时,可对片上缓存地址空间进行配置,保证片上地址空间的完整。.(6)已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8篇,国家发明专利7项。培养研究生15人,博士11名,硕士4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片上多核处理器验证理论与关键技术
全面验证片上多核处理器:技术、工具及方法研究
片上多核处理器硅后验证关键技术研究
异构多核处理器片上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