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考察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网络组织,解析全球化在特定时空范畴中对城市区域功能联系的因果作用机制。.1、全球化进程研究部分,首先,将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对珠三角经济全球化的时空演化进行剖析;其次,采用关联网络分析方法,以生产性服务业分支机构数据分析珠三角与全球城市的网络关联;再次,以外资、外贸空间分布分析珠三角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的格局。.2、空间组织研究部分,将从形态属性和功能联系两方面分析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网络组织:形态属性方面,研究城市间交通出行时耗、城镇体系位序模型的演化,判别物理形态意义上的多中心格局;功能联系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网络交互作用,判别功能意义上的多中心格局。.3、机制解析部分,将对城市区域现象进行因果检验,结合跨国公司案例,考察全球价值链中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并从外部性角度来分析专门化功能与多中心网络的因果关联。
本项目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考察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网络组织,解析特定时空范畴中城市区域的功能联系作用机制。.实际进展中,项目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研究计划,累计发表各类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7篇,包括EI检索论文3篇,并于2014年赴美国纽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次。结合广东省住建厅《珠三角全域规划》专题的规划实践需求,研究还申请发明专利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2014年7月毕业),同时形成书稿一部并获得了2014年广东省科技出版基金资助。此外,依托本项目,负责人申请获批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体现了青年基金项目的培育意义。.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在全球化进程中,珠三角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多中心性衡量城市群区域内发展的均衡程度,可以发现,珠三角已经有较大的产业提升,正成为多中心的世界城市群,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珠三角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在港澳企业的分支机构网络中,港澳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总体上更加紧密,同时珠三角区域中较低等级的城市也受到港澳的直接辐射作用。.2、在城市区域的空间组织方面,珠三角呈现出人口规模集聚、空间网络扩散同时并存的特征。具体地,2001年以来,珠三角的区域跨城联系显著增强,跨城企业总量提升幅度较大,且空间网络也由指向广州的单中心结构向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多中心的结构演化,区域内部的多向水平联系逐渐增强,多中心网络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但集聚依然是主导属性,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程度仍然是有限程度的分散。城市产业竞争力方面,珠三角的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制造业的价值区段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性也有所增加。.3、在作用机制方面,研究依据“企业是城市间作用的主体”的理论,判别了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多中心发展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当代社会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可选择的空间范围有所扩大,企业布局逐渐趋向于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空间区位,企业内部不同功能的分工产生了空间分离,这也进一步导致跨城企业联系的增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
全球化下珠三角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研究:制度演化与产业重组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网络化机制与区域组织动因研究
全球化下地方城市物流网络组织研究——以重庆市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