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REE和核素示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了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等研究,探索了小流域泥沙来源的来踪方法,为土壤侵蚀研究开拓了新径。小流域泥沙来源REE示踪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沙特征与流域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流域发育初始阶段,沟道下切为主要方式,随沟道的发育,朔源侵蚀和沟道侵蚀比重加大,随后呈坡面侵蚀相对加大,沟道相对减少的总趋势。沟坡侵蚀间动态关系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认识有重要意义。CS-137法对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小流域侵蚀泥沙主要来源沟谷地,占流域产域总产沙量的72%。表明示踪法在水保措施布局及效益评价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河流泥沙来源的复合指纹示踪研究
皇甫川流域泥沙来源的复合指纹示踪研究
利用生物标志物和复合指纹分析法识别小流域泥沙来源
滇池流域土壤侵蚀和沉积泥沙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