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空间信息系统的河西走廊传统村镇形态变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082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奔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毕晓莉,赵春晓,甘甜,张琦
关键词:
河西走廊历史信息系统传统村镇空间模式演变
结项摘要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policy and the rising of heritage protection, traditional towns and villages are facing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is research, taking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as a case study,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focuses on the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model which based on the spatial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ystem.The research program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1)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research,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historic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town and village are translated to a modern map with precise coordinates. And a GIS database in multi .-source and multi-scale spatial is established..(2)Useing network neural algorithm, a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response time-sequence is structured. And, the paradigm of spatial evolement is addressed in Hexi corridor region..(3)Based integrated digital platform of spatial multivariate data,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town and villages is evaluated rationally, which can improve optimization of the morphology with scientificalness,objectivity as well as management timely during their planning..Aimed at achiev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owns and villages, by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mophorlogy pattern integration,this research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own and village.

在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和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背景下,传统村镇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随着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矛盾呈现出地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因此,本课题选取河西走廊典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村镇的空间演变机理,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及管理的模式。研究分为三部分内容:1.将历史空间要素转译到具有精确坐标的现代地图上,建立基于GIS的多源、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2.运用网络神经算法构建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模型,提出河西走廊地区传统村镇空间的演变机理;3.基于空间多元数据集成的数字化平台,为优化和控制传统村镇的空间形态提供理性评估分析,使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客观性,也使规划管理更具有时效性。研究旨在通过对历史信息与空间格局的整合,从而实现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顺利转型,促进河西走廊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

项目摘要

研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中心,以甘肃传统村镇作为研究范围,探索以历史空间信息系统的空间演变机理及其运用。首先,在历史格局研究中采用转译法,使历史格局的各要素转译到具有精确坐标的现状地图上,建立具有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库,评价各地块历史价值,保护历史格局。其次,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多源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为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多因子价值评定提供数据支持,将GIS技术与传统村镇的基础资料整理、保护名录制定、各类保护区范围划定等工作要求相结合,改变现有的传统村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提高传统村镇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再次,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村镇的现状调查、规划编制、保护管理中,改变传统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最后,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多元数据集成的数字化平台,使保护规划更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客观性,以及管理的现时性。依托课题完成了甘肃省80多个传统民居和传统村落调研工作,建构了典型案例的数据资料库,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培养研究生2名,开展了全省传统村落培训会1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刘奔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空间历史信息系统(SHIS)的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批准号:5117809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董卫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变迁及地域分异研究

批准号:5146801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定海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为例

批准号:5120826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徐振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历史街区的活力变迁研究

批准号:5117826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浩锋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