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严重女性肿瘤-宫颈癌的主要病源,HPV分型是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是目前HPV分型的发展趋势。此前,申请者建立了一种新的核酸膜层析技术,利用荧光标记核酸探针,结合自行设计的双色荧光检测装置,在单条层析膜上实现了6、11、16、18型HPV的同时检测。与目前的反向膜杂交技术相比,该法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其相当,操作则由原来的多步骤简化为一步,检测时间由一到数小时缩短为15分钟,特别适合现场检测。在本项目中,我们拟将该技术进一步发展为中通量检测,实现在单条膜上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达到乃至超过反向膜杂交技术的检测通量。该项目的完成,将最终建立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现场检测新技术。其在HPV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将大大改善现有HPV分型技术的不足。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严重女性肿瘤—宫颈癌的主要病源,HPV分型是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是目前HPV分型的发展趋势。在本项目中,申请人通对核酸扩增体系和层析检测体系的设计、优化、性能评估和临床验证,建立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现场中通量检测新技术,实现了在单条膜上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检测灵敏度达到10-100拷贝/反应,并且每一种基因型与其余30种常见HPV基因型无交叉反应。在742份标本的临床评估中,与对照的凯普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6.09%。该技术在HPV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将大大改善现有HPV分型技术的不足。与目前的反向膜杂交技术相比,该法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其相当,PCR后操作则由原来的多步骤简化为一步,检测时间由一到数小时缩短为30分钟,特别适合现场检测。.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目前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ZL201110067569.6)。已投稿SCI论文一篇,目前处于审稿阶段。另有一篇SCI论文已撰稿完成,即将投稿。本项目研究还培养了硕士研究生两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
贵金属荧光纳米簇生物识别探针在高通量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核酶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的研究及在肿瘤药物载体体内分析中的应用
水相及细胞环境中反应型氟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