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后,经SDS-PAGE测定,45kD和61kD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别是41kD和61kD,这里简称为P41和P61。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41的N-端序列与水稻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的同源,P61的N-端序列与该β亚基的完全一致。用β亚基抗体进行免疫印渍分析证明P61与β亚基抗体有特异性的交叉反应。P61与农垦58叶绿体ATP合酶的β亚基有相同的分子量,但P61的等电点偏碱性,与农垦58β亚基的相差约0.3个pH单位。表明P61是水稻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的一种同工型(isoform)。遗传分析证明P61受单隐性核基因调控。P61的基因已被克隆,测序工作正在进行中,用光敏不育系(梗型和籼型)、温敏不育系、细胞质不育系和常规水稻分析P41和P61的结果表明P41和P61仅在光敏不育系中存在,与光敏不育性状有平行关系。用农垦58S/农垦58F2群体进一步分析P61与光敏不育性状的共分离关系,证明P61与光敏不育性状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是主效光敏不育基因的产物。鉴于此,我们认为这两个蛋白质不是理想的鉴定光敏不育水稻的分子标记,在生产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光敏核不育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分子调控及育性因子研究
水稻反光敏核不育基因rpms3-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光敏不育水稻的光周期反应及其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
油菜光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