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127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韩用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保宗,全斌,龙四春,廖秀英
关键词:
次生山地灾害灾害判识四川西部风险评价
结项摘要

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国家之一,次生山地灾害十分严重且滞后效应明显,已成为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和灾后重建的主要限制因素。减轻次生山地灾害危害的关键问题是进行潜在灾害判识和灾害风险评价,以制定切实有效的防灾应急预案。本项目以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带为研究对象,以四川西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地震区为典型研究区,深入研究强震引发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区域规律、震后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变化及其对灾害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潜在次生山地灾害判识指标和方法,提出山地灾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灾害风险区划和制图,研究成果应用于建立我国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为政府部门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山区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以汶川地震重灾区32县、极重灾区10县、都汶公路沿线和震中牛圈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野外考察、遥感调查、灾害监测、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集成应用,结合3S技术,系统研究了强震作用下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震后强降雨作用下次生山地灾害演化特征、潜在次生山地灾害判识方法和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初步建立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理论、技术与方法体系,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完成软件系统及著作权各1项、建立次生山地灾害数据库2套,超额并圆满完成了计划内容,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成果应用于震区都汶公路恢复重建和湘西怀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以及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与培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主要类型与活动特征,建立了灾区32县基础空间数据库和都汶公路沿线次生山地灾害编目数据库。.2)研究查明了强震作用下重灾区32县和都汶公路沿线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探讨了发育特征与发展趋势。.3)调查揭示了震后强降雨作用下次生山地灾害演化规律,并引入灰色等维信息模型预测了震后泥石流活动趋势。.4)研究提出了次生山地灾害遥感判识方法,建立了次生山地灾害遥感快速识别和自动提取模型。.5)提出了基于降雨激发条件的次生山地灾害判识方法,并初步界定了都汶公路苏坡店以南泥石流临界雨量为16mm的预警指标。.6)提出了水土耦合下基于灾害形成机理的震后泥石流启动条件和判识方法。.7)引入确定性系数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提出了基于小流域和微地貌单元的震区次生山地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8)提出了次生山地灾害防治工程有效性评价方法,完成了都汶公路沿线防治工程有效性评价,为公路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重要参数。.9)提出了线性工程区次生山地灾害“五度递进”危险性评价原理与方法。.10)完善了区域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线性工程区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方法,提出了线性工程区多灾种次生山地灾害分段综合评价与等级区划技术,发展了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11)提出了次生山地灾害风险制图方法,设计编制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山地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12)基于3S技术设计开发了震区次生山地灾害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3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4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韩用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4.20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应急考察和减灾对策

批准号:4134000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晓清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山地社区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的参与式评估与治理试验研究

批准号:4190739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齐文华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5.12汶川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应急考察和减灾对策

批准号:4084101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崔鹏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基于山地灾害风险的聚落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批准号:4110151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第宝锋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