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D-seq的我国小麦条锈菌传播与起源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173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9.00
负责人:胡小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向明,陶飞,王军娟,王聪浩,安菲,邹一萍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传播路线遗传多样性RAD测序
结项摘要

In epidemic study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China, the disperal route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and pathogen sourc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ar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also the difficulty of the research. Researchers in our country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derivations and simulation test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in many years, molecular marker dat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sketch of dispersal pattern and epidemic flora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China were drawn out.However, there was no direct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dispersal route and pathogen source center of 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until now. The population genomics based on RAD-seq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s will be employed to study and clarify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among natural populations, disperal route, pathogen source center of 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and epidemic flora of wheat stripe ru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NP markers for main epidemic races of 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will be developed to speed up the race monitoring. This study will make a theoretical base and scientific proof in developing protracted control strategies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China.

在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中,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菌源关系以及菌源传播路线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也是难点。我国学者依据多年大量的田间病害调查数据、分子标记数据,并结合大气环流特点等,开展了理论推导和模拟试验,勾画了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模式和流行区系。但迄今为止,仍然缺乏有关我国小麦条锈菌传播路线和菌源中心的直接试验证据。本项目拟采用基于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sequencing)的群体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技术,分析我国小麦条锈菌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明确菌源传播路线、菌源中心、条锈病流行区系等问题;建立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SNP分子标记体系。以期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快速监测及条锈病持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常常造成10-30%的产量损失。在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中,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菌源关系以及菌源传播路线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也是难点。我国学者依据多年大量的田间病害调查数据、分子标记数据,并结合大气环流特点等,开展了理论推导和模拟试验,勾画了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模式和流行区系。但迄今为止,任然缺乏有关我国小麦条锈菌传播路线和菌源中心的直接试验证据。本项目采用群体遗传学分析法分析发现,陕西宝鸡与甘肃平凉间,陕西汉中、甘肃陇南、甘肃天水及四川广元间,存在着频繁的菌源交流关系,四川宜宾和凉山与四川阿坝、陕西汉中和甘肃陇南间存在着菌源交流关系。初步认为我国小麦条锈病存在三大流行区系,即西藏流行区、新疆流行区和内地流行区,它们相互独立,相互间几乎没有菌源交流。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可能是小麦条锈菌的可能起源中心。该项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区系、传播规律及起源,以及为小麦条锈病持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胡小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7314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21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309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513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511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316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37607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97506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64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102007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041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218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198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小麦条锈菌异核现象的研究

批准号:38870577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李振歧
学科分类:C1406
资助金额:2.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和传播规律研究

批准号:3136042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姚强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甘肃河西小麦条锈病对我国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区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3166049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孙振宇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和流行传播规律研究

批准号:3160158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洪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