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lants, especially medicinal plants, it was a very active area to find lead compound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plex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uniqu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could provide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anti-tumor drug with templates and ideas. In our research, 12 indole alkaloids with 7 skeletons had been found from Ochrosia elliptica Labill ( Apocynaceae), including 2 novel skeletons. Under five tumor cells activity test in vitro, Three alkaloids with ellipticine skeleton had significant tumor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y, while two compounds with novel indole skeletons had obvious tumor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y. Combining phytochemical-biological methods, this project aimed at the discovery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dole alkaloids from two Ochrosia spec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ole alkaloids library. Studying on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activity mechanism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scovery of highly efficient and low toxic anti-tumor drug.
从植物中,尤其是从药用植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目前国内外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天然产物复杂多变的化学结构及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为设计合成新型抗肿瘤活性药物提供模板和思路。本课题组首次对我国引入栽培的夹竹桃科玫瑰树属植物古城玫瑰树(Ochrosia elliptica Labill)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吲哚生物碱,在已鉴定的12个生物碱中包含7种结构骨架类型,其中2种结构骨架为首次发现。针对五种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个新发现的椭圆玫瑰树碱型生物碱均具有显著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本项目拟采用植物化学-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玫瑰树属两种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生物碱类化合物库;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寻找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总结构效关系,选择性地开展初步机理研究,为发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从药用植物中寻找新的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是研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中,生物碱是成药系数最高的一类化合物。本项目采用植物化学-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引种栽培的两种夹竹桃科玫瑰树属植物古城玫瑰树和玫瑰树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两种药用植物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83个化合物,包括13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4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32个化合物为新生物碱,包括3个具有新颖骨架的生物碱,建立了玫瑰树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化合物库,通过对化合物库中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发现了12个具有显著地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探讨了化合物库中的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并选择性地对具有显著地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本项目通过对两种玫瑰树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系列结构类型多样的生物碱,尤其是发现多个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生物碱,丰富了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同时通过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评价,得到了更多关于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的数据,不仅为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新药的创制奠定了物质和理论基础,同时为玫瑰树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本项目研究经费的资助下,通过三年的顺利实施圆满地完成了项目的预计目标,此外还对几种海南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已经发表或已经接受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中文双核心论文6篇,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广西产定心藤属植物中新颖结构β-咔啉生物碱的发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三种割舌树属植物中新颖活性结构的发现与研究
两种马醉木属植物中新颖结构二萜类成分的发现及其镇痛活性研究
基于"显微"策略的两种山橙属植物中微量生物碱的发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