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叶是一味平喘的传统药物,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平喘机制还有待阐明。在前期通过动物药效筛选确定胡颓子叶平喘活性部位的工作基础上,本项目拟进一步纯化和鉴定活性成分,进行平喘、镇咳、祛痰、消炎药理作用研究,并评价其对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原代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进行分离的成分对免疫因子的调控和作用通路研究。该课题目的是研究胡颓子叶中发挥平喘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在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疾病方面免疫病因机制有深入的基础研究。
胡颓子叶(Elaeagnus pungens Thunb.)是一味传统应用的平喘良药,国内外有限的报道表明其亟待系统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本项目开展了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和鉴定工作,已获得单体化合物39个,包括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等类型,并有多个化合物是新化合物或首次在胡颓子属植物中分离到。采用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法,开展了胡颓子叶醇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分位对其张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分位具有较好的舒张气管平滑肌张力作用。进一步开展了胡颓子叶正丁醇萃取分位对豚鼠离体气管张力的机制作用研究,选择K+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4-AP、TEA),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L型Ca2+通道、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考察加入受试物前后对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结果表明其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路径与L型Ca2+通道相关。建立和鉴定了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及原代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用于进行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其的增殖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醇提物低浓度和水萃取部位有增殖作用,而醇提物高浓度和其它萃取分位具有抑制作用。开展了肺切片技术,用于开展胡颓子叶醇提物及其萃取分位、单体化合物对肺切片气管的舒张作用研究等,结果表明胡颓子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位具有较好的增大肺切片气管环面积的作用,并且因其用药量少的优势用于单体化合物的筛选。宜昌胡颓子叶及披针叶胡颓子叶和胡颓子叶是同属植物,在鄂西德土家族地区常共同使用,在此开展了其性状、显微特征研究,建立了三者TLC鉴别方法,优选了胡颓子叶总黄酮提取条件并建立了其总黄酮及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产地的药材样品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胡颓子叶的采收期。这些研究结果为阐明胡颓子叶平喘药效物质基础、资源品质评价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推动传统药物的现代化科学研究并发挥其更广泛的治疗疾病作用做出了基础工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土家族药胡颓子叶治疗齁病的组分-效应关系及机制研究
新疆胡颓子属植物栽培类群种下等级的分类学研究
新疆胡颓子属植物种系发生、地理分布与资源利用研究
基于Uptake 2转运体抑制的元胡抗抑郁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