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类非蛋白编码小RNA 分子,它们在SLE、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巨核细胞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推测miRNAs在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miRNA芯片的初筛及Real-time RCR的进一步验证,我们发现 miR130a在ITP患者中显著低表达,且预测到miR-130a与TGFβ1信号通路、IL-18和MAFB等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首先将miR-130a对TGFβ1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因而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增强或阻止TGFβ1信号通路,研究其对miR130a的反向调节作用;同时确定miR-130a调控的靶基因及它与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关系。阐明miR130a在ITP中的发病机制,为以miR130a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由于分泌自身抗血小板抗体造成血小板破坏过多及生成不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环境及遗传因素均参与ITP的发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探讨miR-130a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我们研究发现(1)慢性成人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30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动态监测实验发现疾病缓解后,miR-130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说明miR-130a的异常表达参与ITP的发生。(2)ITP患者PBMCs中DiGeorge综合征关键区域基因8(DGCR8)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低,提示我们miRNA加工过程缺陷可能是ITP患者中多个miRNAs表达下调的原因。(3)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及点突变结果显示miR-130a的靶基因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8(IL-18)。进一步通过电转染方式转染pre-miR-130a至PBMCs后,两个靶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下调,反之转染anti-miR-130a至PBMCs后,靶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上升。说明miR-130a能调节ITP患者PBMCs中TGF-β1及IL-18的表达。(4)我们同时检测了ITP患者血浆及PBMCs中TGF-β1及IL-18的表达。结果显示,未用药成年ITP患者血浆中TGF-β1的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疾病缓解后上升;血浆IL-18的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上升,疾病缓解后下降。而ITP患者PBMCs中TGF-β1及IL-18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5)由于TGF-β1与miR-130a在ITP患者中的表达均下降,我们推测TGF-β1及miR-130a间存在相互调节的作用,然而体外rhTGF-β1及PBMCs的共培养实验显示加入TGF-β1并不能改变miR-130a的表达,因而ITP患者中TGF-β1与miR-130a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miR-130a在ITP患者中低表达,这些低表达的miR-130a通过调节靶基因TGF-β1及IL-18的表达参与ITP的发生。本研究阐明了miR-130a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宽对ITP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也为将来miR-130a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NA甲基化在慢性ITP发病中的作用
miR-28-5p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脂筏异常在ITP发病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