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壳斗科植物潜叶昆虫多样性的纬度梯度分布格局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6100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徐家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仁林,王学雄,徐华,廖承清
关键词:
纬度梯度多样性潜叶昆虫壳斗科昆虫植物关系
结项摘要

Gernerally,latitudinal gradients of biodiversity follow an important biogeographic theory: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from the tropics to the poles, terrestrial species diversity has a tendency to decrease.The latitudinal gradients of different insect taxa may show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Fagaceae trees are important constructive species or dominant species in tropical,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rn hemisphere.They have wide distribution,long evolution history and thick leaves,therefore their leaf-mining species are rich.At present,the richness of leaf-mining insects in Fagaceae,such as the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Japan(where Quercus and Fagus are dominant)have been comprehensive studied,while there are few research on the leaf-mining insects richness in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eastern Asian (where Castanopsis and Cyclobalanopsis are dominant) This project is a new and systematic sdudy on latitude gradient pattern of of leaf-mining insects on Fagaceae trees in eastern China. It ca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data for the richness characteristics of leaf-mining species.It may reveal the latitudal distribution of leaf-mining species in eastern China and the biogeographic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uch latitudal gradient.It may also advance our knowledge in the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oles of leaf-mining insects and deepen our understandig of insect-plant interactions.

生物多样性的纬度梯度遵循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理理论:即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陆地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同昆虫类群的纬度梯度可能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壳斗科是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重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其分布广泛、演化史长且叶片宽厚,潜叶昆虫种类非常丰富。目前,关于壳斗科潜叶昆虫物种丰富度格局的研究不少,但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等地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栎属占优势),而亚洲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栲属、青冈属等占优势)的研究则较少。本申请项目是对我国东部壳斗科植物潜叶昆虫多样性纬度梯度分布格局的首次系统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壳斗科植物的潜叶昆虫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提供了一份相当全面的数据资料。可望揭示中国东部潜叶昆虫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分析影响潜叶昆虫分布的主要生物地理因子,促进对潜叶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理解,深化对昆虫-植物相互关系的认识。

项目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纬度梯度遵循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理理论:即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陆地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壳斗科是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重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其分布广泛、演化史长且叶片宽厚,潜叶昆虫种类非常丰富。目前,亚洲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栲属、青冈属等占优势)的研究则较少。本申请项目以9个纬度梯度样地的壳斗科优势种植物为代表,系统研究中国东部壳斗科潜叶昆虫多样性纬度梯度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生物地理因子。结果表明:(1)中国壳斗科潜叶昆虫种类及其潜道类型丰富,发现了许多潜叶昆虫新种新记录;(2)潜叶昆虫多样性不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是呈现了在中纬度地区最高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30°N左右,向东洋、古北区两端物种数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形成物种多样性高峰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东洋、古北两大区系交错区的边缘效应;(3)各纬度样地的东洋和古北区系成分构成比的分布格局显著不同:鞘翅目吉丁科矮吉丁属、铁甲科扁趾铁甲属,鳞翅目细蛾科叶潜蛾属、Cameraria属、冠潜蛾科绔冠潜蛾属等呈现典型的东洋区系成分;膜翅目叶蜂科,鳞翅目毛顶蛾科、穿孔蛾科、冠潜蛾科冠潜蛾属、细蛾科小潜细蛾属等呈现典型的古北区成分;前者随着纬度的增加递减,后者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且两区系成分过渡或交错区的跨度在24°- 33°N之间。. 本申请项目是对我国东部壳斗科植物潜叶昆虫多样性纬度梯度分布格局的首次系统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壳斗科植物的潜叶昆虫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提供了一份相当全面的数据资料。可望揭示中国东部潜叶昆虫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分析影响潜叶昆虫分布的主要生物地理因子,促进对潜叶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理解,深化对昆虫-植物相互关系的认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5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徐家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86100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潜叶昆虫的潜叶行为多样性及对壳斗科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批准号:3107034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戴小华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褶蚊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批准号:4190106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康泽辉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昆虫种子捕食对同域壳斗科植物自然更新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3077037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肖治术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广域分布和狭域分布壳斗科植物基因组的比对

批准号:6127144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郎天戈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