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为主要实证对象,借助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人文地理系统的对称性质及其演化过程。目标在于揭示地理对称背后的物质与能量建构规律。人文地理学很难找到像物理学定律那样严格的规律。究其根源,在于地理系统不满足时空平移对称性。大自然在宇宙尺度和粒子尺度都遵循对称法则,但在人类活动的地理尺度上,各种对称规则似乎都被破坏。因此,普适性不能作为地理模型的选择依据,从而地理学理论建设困难重重。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地理系统在表面的不对称背后,却隐含着另类的对称规则。寻找这类对称法则及其演化机理有助于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和应用发展。本课题将基于各种对称现象开展基础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开展理论研究,最后深入到对称规则的原理性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地理模型内部对称性与外部对称性的数理关系,对称性与人文地理学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方法,以及空间对称性的理论化问题。最终目的是为地理学的理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
步行设施内疏散行人拥挤踩踏仿真研究
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关联分析
复杂地理系统模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汉语方言岛的自然与人文背景研究
区域开发和治理的地理系统理论、模式和样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