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损伤线粒体DNA突变谱对核基因组的逆向调节作用探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6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刘仲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仲荣,李林海,樊建勇,龙朝欣,李翠华,齐维,冼江
关键词:
逆向调节光损伤线粒体DNA突变核基因组
结项摘要

光损伤诱导谱性分布多种类型的mtDNA突变在光老化皮肤及暴露部位皮肤肿瘤中大量累积,其生物学效应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项目拟以聚乙二醇为促融剂,将模拟日光照射产生线粒体DNA损伤的血小板与无线粒体DNA的ρ 206细胞进行融合实验,构建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的转线粒体细胞系,采用自动化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细胞系与正常mtDNA细胞系差异性表达的核基因,探讨以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谱作为外源因素对核基因组的逆向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本项目将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同时完全排除了光损伤对核基因组及胞浆内其他因素的直接作用的干扰,有望为探讨mtDNA突变在光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新的模型,为防治皮肤光老化及光损伤相关皮肤肿瘤寻找新的作用靶点,并为进一步探讨线粒体DNA与核DNA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皮肤光老化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其机制尚不清楚。光损伤诱导谱性分布多种类型的mtDNA突变在光老化皮肤及暴露部位皮肤肿瘤中大量累积,其生物学效应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本项目首先通过光损伤诱导血小板mtDNA突变的实验研究,初步明确模拟日光可诱导血小板出现光损伤mtDNA突变,进一步摸索模拟日光照射的最佳剂量及血小板的培养条件,为顺利构建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转线粒体细胞系做好准备;其次以聚乙二醇为促融剂,将模拟日光照射产生线粒体DNA损伤的血小板与无线粒体DNA的ρ°206细胞进行融合实验,成功构建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的转线粒体细胞系;最后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细胞系与正常mtDNA细胞系差异性表达的核基因,探讨以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谱作为外源因素对核基因组的逆向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本项目将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同时完全排除了光损伤对核基因组及胞浆内其他因素的直接作用的干扰,有望为探讨mtDNA突变在光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新的模型,为防治皮肤光老化及光损伤相关皮肤肿瘤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本项目再次证实突变线粒体DNA的累积是导致皮肤光老化和皮肤肿瘤的重要机制,为光老化和暴露部位皮肤肿瘤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项目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功构建血小板介导的光损伤相关mtDNA突变转线粒体细胞系,为探讨mtDNA突变在光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新的模型,为防治皮肤光老化及光损伤相关皮肤肿瘤寻找新的作用靶点,并为进一步探讨线粒体DNA与核DNA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思路。2、初步探明光损伤mtDNA突变谱对核基因组逆向调节作用可能的效应基因,发现ROS作为第二信号系统在光损伤mtDNA突变谱生物学效应可能基于中心作用。. 本项目按合同书要求的计划进行,执行情况良好,经费使用合理,已于国家统计源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SCI文章1篇,培养了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项目数据完整,结果可靠,结论可信,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符合结题条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5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刘仲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细胞线粒体DNA 损伤及核内整合研究

批准号:39870345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周晓东
学科分类:H1812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线粒体DNA损伤对核基因的逆行调控在致癌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077182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曹军
学科分类:H3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循环线粒体DNA对足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批准号:8137082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施少林
学科分类:H05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microRNA介导的线粒体DNA损伤对核基因的逆行调控在化学物致癌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271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曹军
学科分类:H3007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