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生物气候箱条件下采用恒温和变温等研究方法能对温敏不育水稻的育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一批临界不育温度低,不育性稳定的不育材料。并首先发现和提出温敏不育水稻育性分离和临界不育温度漂移现象。同时率先提出温敏不育水稻原原种提纯和敏殖程序。提示了温敏不育水稻在不育条件下花粉母细胞期、减数分裂期ATP、DNA、RNA、蛋白质含量下降,RNAase活力升高,游离UMP含量上升的变化规律。在38℃条件下,常规水稻没有出现新酶带,而温敏不育水稻在减数分裂期出现P5,C6,E5三条新同工酶带,且缺失三条酶带。蛋白质电泳分析,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热激蛋白。化学复雄剂对光敏,温敏不育水稻的育性具有一定恢复效应,可提高结实率4.4%~18.4%。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水稻温敏转绿突变体osv15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参数L 系统的水稻根系生长可视化研究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关键调控基因发掘
一个转录因子调控水稻温敏雄性不育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化分子机理
稻田热量平衡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体温及育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