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发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可抑制单核细胞(Mo)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而诱导Mo分化为常规巨噬细胞(s-MΦ)和类成纤维细胞的MΦ(f-MΦ)。据此提出本项目,拟就MBL(包括3种突变MBL蛋白)对Mo向2种MΦ分化过程进行以下研究:①形态和表面标志;②功能包括吞噬活性、细胞毒活性、产生细胞因子、抗原提呈与获得性免疫应答;③有关机制包括细胞因子的作用、信号转导通路;同时研究MBL对常规诱导培养中DC信号通路的影响。其创新点和意义在于:①提出MBL通过调控抗原提呈细胞(APC)分化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新观点,将丰富天然免疫指导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础理论,并为MBL失衡和APC功能紊乱有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靶点。②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一全新的角度阐述MBL缺损的发病机理,为其诊治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③揭示2种不同形态MΦ的标志与功能,为对其深入研究开辟新的途。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但关于起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后果所知甚少。本项目研究了MBL对单核细胞(Mo)向巨噬细胞(MΦ)和树突状细胞(DC)早期分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低浓度MBL(2.5μg/ml)促进Mo向梭形MΦ(f-MΦ)分化,而高浓度MBL(20μg/ml)使Mo分化为常规MΦ(s-MΦ),并影响其表面分子HLA-DR、CD86和CD206及细胞因子如IL-10、TGF-β、IL-12、IL-6、TNF-α表达,表明MBL可诱导人Mo向M2c型MΦ分化;MBL不影响MΦ的吞噬功能,但降低MΦ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MBL对Mo的增殖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MBL(4 μg/ml)促进Mo增殖,而高浓度(4-20 μg/ml)则抑制其增殖。这种增值抑制作用的机制一是MBL阻滞细胞于G0/G1期,而这与p21基因上调和CyclinDl、CyclinD3、CDK2、CDK4基因下调有关;二是MBL能诱导细胞凋亡,与Caspase-3、Fas基因上调和Bcl-2基因下调有关;而这些又是通过TGF-β1和p38 MAPK信号途径介导的。而且,2型糖尿病人血清MBL水平和Mo的Fas、caspase-3、p21和p27 mRNA 表达明显增高,但CyclinD1、cdk2和cdk4 mRNA表达显著下调。在Mo向DC早期分化过程中,MBL可使细胞表面CD1a表达降低,分泌IL-10和IL-6增多,能抑制T细胞增殖。DC前体细胞中STAT5和JNK活性减弱但激活STAT3;还发现MBL抑制ERK的磷酸化。表明MBL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5信号途径而阻断Mo向DC分化。还发现高浓度MBL可抑制LPS-诱导的DC和THP1细胞成熟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2和TNF-α)表达,抑制DC活化异体T细胞的能力,并从MBL结合细胞的Ca2+依赖性、减弱LPS结合DC及其在LPS诱导下的NF-κB活性等方面初步研究了MBL作用的机制。所有资料表明,高浓度MBL可诱导人Mo向M2c型MΦ分化、抑制Mo增殖、抑制Mo向DC的早期分化及其继续分化成熟,提示MBL可能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具有抗炎作用并间接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γδT细胞作为新型抗原提呈细胞诱导抗骨肉瘤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其抗原提呈机制研究
电离辐射对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抗原提呈细胞在凋亡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机制
棕榈酸酯酶对CD8+ 树突状细胞的交叉抗原提呈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