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我国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相应的未污染土壤(含蒙脱石或羽毛石粘粒矿物),提取土壤中小于2微米的细粒子,并进一步进行粒径分级,获取纳米级颗粒,表征细粒子的组成和特征;研究代表性重金属在各级土壤细粒子中的形态及分配,在细粒子表面尤其是纳米级颗粒表面的交互作用、反应机理及影响因子,细粒子表面金属离子的植物有效性及有机物质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和人工合成有机络合剂的影响,揭示细粒子的表面特征、固定/释放重金属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与表面化学机理,阐明土壤自然发生细粒子表面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在植物修复过程中的意义,深化认识土壤环境重金属的微化学过程,并为土壤污染控制和强化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金属离子对四环素在土壤中吸附、迁移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表面电子-声子交互作用探测方法研究
土壤硼不同化学库的动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
细菌影响下的土壤胶体、矿物表面重金属的转化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