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于亚热带气候下遮阳、隔热、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的规律,结合大型公共建筑的平面组合、形体特征、空间特性与围护结构等建筑设计要素,探索一套有效补充亚热带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主动设计的被动技术体系;同时,建构出大型公共建筑的方案阶段所缺失的理性实证环节,从源头对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进行控制,形成亚热带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被动设计的整体设计方法,改善当前大型公共建筑方案阶段设计与技术脱离的状况。.课题关注于亚热带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被动技术,对于丰富与完善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是极具现实意义并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在大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将设计与技术紧密结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整合设计方法,对于拓展整个建筑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基于36个国内外相关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探索亚热带区域的大型公共建筑,如何在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基础上利用被动式节能设计的手段并进行技术集成;如何合理充分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增加空间的舒适度,成为有效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模式。.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大型公共建筑具有功能复杂、自身体量和空间较大的特点,其建筑节能可以采用主动式技术或被动式技术加以实现。主动式技术往往价格昂贵或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被动式技术是指通过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和技术分析等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室内光、热环境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采用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一方面可以实现节能,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研究认为,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遮阳及建筑材料的节能性研究是被动式节能的主要途径,因而从这四个重点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验探讨。.在当前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条件下,当代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建筑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使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功能-空间”为单一目标转变为“功能-空间”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通常认为,大型公共建筑最主要的耗能环节是空调系统,所以主动设计一直是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主体内容。事实上,被动设计在满足舒适度需要的前提下,能依靠自然力量和条件来有效地弥补主动设计的不足或是提高主动设计的效率。被动节能设计模式是建立在与被动技术有机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在不依赖或少依赖人工能源的条件下,通过建筑形态设计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实现建筑 形态与被动技术的有机协同。研究基于此种设计理念建立了相关的大型公共建筑被动节能设计模式,并从方案设计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来阐释这种设计模式。.研究展开期间,出版专著1部,发表期刊论文10篇;研究团队获2010年度第八届工程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1项、2011年国际奥委会与国际体育与休闲建筑协会杰出功勋奖1项、2011年国际奥委会与国际体育与休闲建筑协会银奖1项;培养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毕业3名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公共建筑决策与设计研究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理论与方法
亚热带地区建筑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研究
碳交易情形下公共建筑节能政府激励契约设计——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